考古/真正的考古是什麼? 等同於盗墓嗎?
真正的考古什麼樣。 大 中 小 海昏侯墓發掘的備受關注及其文物特展的一票難求,顯示出當下媒體和公眾對考古發掘、文物保護以及歷史文化的空前熱情。然而正是這樣的熱潮中,我們也不難看到一些大眾輿論裡對於考古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根據北京青年報報導,一方面,文物的輝煌和墓主的傳奇性吸引著人們的好奇心,同時近年火爆異常的盜墓冒險類小說和影視作品的風行也在塑造著人們的認知;另一方面,考古業如何向公眾更好地科普自己、公眾如何能讀到通俗易懂的考古類書籍,亦是考驗業界的一道難題。借著海昏侯墓特展在首博火爆開展,青閱讀試圖探討考古和大眾的距離。
考古等同於盜墓嗎?2016年新年開始第一天,某位史學教授發了一條評論海昏侯墓出土黃金的微博:『再多的金子,不過便宜了考古的。其實,真還不如便宜盜墓的。』立刻令考古界和文博界人士震驚:民間有人說考古是『官方盜墓』、『挖祖墳』就罷了,一個史學研究者,竟然也會發出這樣不負責任的言論?然而,這個荒唐的言論竟得到不少呼應,不少人認為這是『言論自由』,『借考古之名刨墳』、暗示考古文博人員私吞文物的觀點又浮出水面。於是專業人士再次開始耐心解釋:『考古不是挖寶也不是刨墳,而是透過對古代遺物遺跡了解過去的歷史,研究古代人類社會。包括衣食住行精神生活等各個方面。跟史書相比,考古的研究對象是另外一種史料。我們考古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以科學研究為目的。而且,考古的研究材料不僅墓葬一種,不要把考古等同挖墳好嗎。』『考古工作者不收藏、不買賣文物。是我們不成文的自我約束。每個工地,民工與工作人員一起工作,發掘出來的任何東西,大家都知道,都有記錄和存檔……我們對文物注重的是科研價值,而不是經濟價值。』『如果便宜了盜墓的,整座墓葬就毀了。你是沒看到盜洞打得多狠,絲帛等盜墓賊眼中無用之物扔之,金餅被切割。我們在現場親眼所見考古隊員的辛苦和小心翼翼,這家伙說這話不帶大腦和良心的嗎?』事件雖然沒有進一步發酵,卻讓人想起近些年網上熱度高居不下的熱議話題:『考古和盜墓有區別嗎?』在網上隨便一搜,類似『盜墓和考古沒有本質區別』、『盜墓違法,那就考古旅遊過過癮』、『考古還是「盜墓」?非得挖死人研究嗎』、『考古白天作業,盜墓夜裡點燈』等標題隨處可見。而除此之外,大量充斥在各種相關媒體報導和論壇中間的,多是『神秘墓葬』、『驚天寶藏』、『可怕詛咒』、『屍鱉』、『大粽子』、『摸金校尉』等詞語——近些年一個又一個現象級的盜墓小說的風行,加之媒體的獵奇和放大,已經把傳統觀念中的墓葬發掘,洗刷成神秘、傳奇、財富、冒險的夢幻故事,遠離了嚴肅、嚴謹的考古科學。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