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女遊民越來越多? 網友: 進化過度的封閉社會大概也就這樣了吧
「女性們,站起來!回到職場救經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任後,不斷疾呼打造「能讓女性耀眼的社會」,也多次提出的女性活躍社會的政策,寄望透過「女性經濟學」,進一步提振經濟。但據日本官方公布的數字,近年日本女性流浪漢人數卻不斷攀升。日本網路媒體Japan In-depth直指,是日本根深蒂固的企業文化和社會態度,導致女性更貧窮。
Japan In-depth指出,雖然如今女流浪漢在歐美也常見,但在1970年代,這種現象並不存在。近年數字直線上升,
除了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外,「女性開始進入職場」也是重要原因。
從1970年代起,歐美女性開始進入職場,在經濟上獨立,女性可不再受制於伴侶或男性,能自行左右人生,並激勵更多女性到社會謀職。「家庭」意識也開始有了改變,不僅離婚增加,結婚也漸漸成為一種不安定的制度。但在女性「獲得」人生自由的同時,一旦失業或與伴侶分手,成為流浪漢的風險也相對提高。
相較於歐美女性積極進入職場,日本多數的社會福利、社會保障,依然是以「女性要靠人扶養」為前提,制定各種制度。
「女性婚前靠父親扶養、婚後靠老公扶養、老公死後靠小孩扶養」,可說是日本社會對女性既定的刻板觀念。
1950-70年代,日本經濟起飛時,「老公外出工作,妻子專心育兒、顧好家庭」是日本家庭的主要模式。這是因當時的工作多需要勞力,女性不易參與,且企業對於已婚的男性也會給予較優渥的薪資。收入增加與安定化,也讓「上班族男性」與「家庭主婦」這樣的性別分工,成為社會的主流觀念。當時,女性有「家庭」是很普通的事,就算離婚,也會回到老家與父母同住。
日本經濟高度成長後,雖然女性也陸續進入職場,但目的多為「補貼家計」,而且以助理、行政等支援性質的工作為主,因此薪資遠較男性低。同時,隨著職業女性增加,有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結婚、結不了婚,女性只靠自己的力量,經濟相對不安定,貧窮問題也開始被凸顯。
與歐美相比,日本女性較易找到工作,但這些
基層工作的薪資,並無法維持單身女性家計。雖然日本流浪漢人數逐年下降,但女性流浪漢的人數卻年年增加。不僅社會上出現「每3名單身女性中,就有1人是窮人」的說法,「貧困女子」這名詞也應孕而生。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2012年日本女性流浪漢人數約占女性總人口的3.5-4%,相較於法國的38%(同2012年調查),比例可說相當低。但這調查只針對流離街頭、公園、河邊、車站的女性做統計,卻忽略有許多女性因安全考量,不願流連街頭,而躲在網咖。
Japan In-depth指出,只要日本企業不調整女性的待遇,提供「合理」薪資;日本政府不因應女性的生活方式打造適合的勞動環境,女流浪漢增加的趨勢在2016年仍會持續。
轉載自蘋果即時
日本以前的社會是提倡「老公外出工作,妻子專心育兒、顧好家庭」,如果年輕女子工作到26、27歲的薪資是13萬日幣,那當情侶雙方願意踏入婚姻時,可以選擇女性辭職在家,原本13萬的薪水調薪成15萬後,直接整個加在丈夫的薪資裡。
也就是整個社會結構在跟著改變:
一、女性不願意放棄工作,完完全全投入婚姻(但日本社會就是不接受這種模式,單身女子只能撿剩的職務,反正妳有一天會拋棄工作去結婚,所以薪資就是給的少)
二、離婚後10幾年沒接觸職場的女性,就跟不愛妳的老公一樣,回不去惹....
所以說 日本女遊民變多,政府和整個社會不用負責任嗎?
以上是小弟的淺見,果然日本相較起來,在職場上還是一個封閉傳統又歧視女性的國家
本帖最後由 hulanlan 於 2016-1-5 11:51 編輯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