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北京/北京城哪兒能吃到春節傳統美食?勾起年味回憶
餃子是北方人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 大 中 小 一年一度的春節,我們吃什麼?顯然大魚大肉已不再是年節的代名詞。春節,除了闔家團聚,也體現著中華民族心理上的一種文化歸屬。那麼,在北京這座城市裡,如果遵循傳統文化,我們在哪裡能吃到70~80後春節特色美食呢?都有什麼?且看我們慢慢為您道來。
一、餃子根據千龍網報導,北京俗諺:『好吃不過餃子』,廣受普通百姓的歡迎。餃子,又稱『水餃』,因為形態微扁,在有些地方又被叫作『餛飩』。多用皮包餡,透過水煮或煎、炸、蒸等方法加工成熟。餃子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餃子是北方人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要是在大陸大部分地區主要是北方,包餃子、吃餃子,已經成為大多數家庭歡度除夕的一個重要活動。俗話說:『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過年,是大陸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為了過好年,舊時農家一進臘月的門檻,就開始忙著過年。從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的時候起,就進入了過年的倒計時,張彩燈、貼對聯、打掃庭院,準備迎接遠方的親人,過個團圓年。在北方,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包餃子。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求願望的特有方式。餃子的諧音『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過春節吃餃子意味著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一般老說,春節的傳統美食餃子都會在家裡吃。但在北京城內還是有不少口碑不錯的餃子館值得選擇的。推薦飯館: 寶源餃子屋、天津百餃園、餡老滿餃子館
二、春餅古代立春日所食之麵餅,烙得很薄,又稱薄餅。與數種生菜同食,則號為春盤。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江南也有春餅,但做法不同於北方。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是人們對『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好祝福。老北京人立春吃春餅與普通的烙餅不一樣,講究用燙面,烙出來不僅要薄,而且一張春餅要能一分為二地揭開。餅裡夾上菜,菜樣一定要多,要葷素搭配,有驢肉、燻肚、燻肘子、醬口條、醬小肚等肉菜,還要有炒粉絲、炒菠菜、炒豆芽等素菜,老北京吃春餅還講究有頭有尾,就是吃春餅前用羊角蔥絲蘸六必居的甜麵醬,抹到春餅裡,夾上合子菜一卷,從一頭吃到另一頭,這就叫作『有頭有尾』,寓意闔家歡樂。具體來看,這道美食應該如此:春餅軟硬適中,小蔥味道很香,炒馬鈴薯絲酸鹹可口,炸排叉又酥又脆,肘子肉和自製粉腸味道也很好,還有很多,如燉海帶,柴雞蛋,炒豆芽菜等等。推薦飯館:滿園春餅•烤鴨、姥姥家春餅店(牡丹園店)、龍抬頭春餅店(呼家樓店)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