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驗出重金屬 消基會:勿服用不明來源中藥

▲消基會今(7)日公布中藥安全性檢測結果,發現不明來源管道的中藥也被檢出有重金屬鉛、鎘及汞含量。(圖/記者彭夢竺攝,2017.4.7) 大 中 小 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健康,消基會每年都會接受消費者委託「中藥安全性檢測」,今(7)日公布檢測結果發現,不明來源管道檢出含西藥比例16.3%,違反《藥事法》規定,不明來源管道的中藥也被檢出有重金屬鉛、鎘及汞含量,不合格比例1.9%。消基會提醒,消費者如果要服用中藥,一定要先向合格醫事人員詢問,購買有許可證的藥品才有保障。消基會2016年接受消費者委託檢驗共計收樣117件,其中檢測有無西藥有97件,檢測重金屬—鉛的有46件,檢測汞及鎘的分別有33件及27件,中藥檢測來源別分為國內醫療院所取得,包括醫院、中醫診所,還有自國內藥商藥局所取得,包括國內藥品販賣業、藥品製造業、藥局等,以及其他或不明來源,包括國術館、夜市攤販、親友贈送、託人購買等。在西藥檢測結果部分,不明來源的49件樣品中,發現有8件被檢出含西藥,共有9種西藥成分被檢出,包含利尿劑、咖啡因、抗糖尿病劑,以及解熱鎮痛劑、非類固醇類的消炎止鎮痛劑等。重金屬檢測部分,不明來源共有2件汞含量超過1,000 ppm,雖然大部分會排出體外,但還是會有少量蓄積於體內,長期下來容易導致慢性中毒,恐影響消化和神經系統,造成噁心、嘔吐及中樞神經病變。此外,針對衛福部研議增設「中藥技術士」制度,消基會也表達反對立場。所謂的「中藥技術士」,就是透過檢定認證後,技術士就可依消費者需求調配丸、散、膏、丹及水煎藥等固有成方中藥給消費者。消基會認為,創設一個非醫事人員的中藥技術士,來幫民眾調配中藥,恐危害用藥安全,此政策不但無助改善目前民眾取得藥品來源不明狀況,也不能確保藥物品質是否符合標準規範,反而產生更多不可預期的風險用藥,提醒消費者如果要服用中藥,一定要先向合格醫事人員詢問,購買合法GMP中藥廠出品、具有查驗登記領有許可證的藥品,才對身體健康有保障。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