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1渾身機密不讓國會知道 想和中國「互相傷害」

2016年9月20日,美國宣布了新型戰略轟炸機B-21的綽號,據稱這個綽號是從美國空軍及其家屬提交的大量名字當中選取的,新飛機的代號 Raider,可以譯為「侵入者」(不是A-6攻擊機的「入侵者」Intruder)或者「突襲者」(美國有個著名的職業橄欖球隊叫「奧克蘭突襲者」,就是這個Raider)。其實美國喜歡給飛機起綽號不僅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實際需要,因為英語當中數字詞不像漢字里這樣都是單音節詞,所以如果在無線電裡面說戰鬥機型號的時候有些拗口。於是他們就給每種飛機起了一個特定的綽號,朗朗上口。美國戰機綽號文化典型代表:格魯曼一家「貓」,圖為F4F「野貓」F6F「地獄貓」 F7F"虎貓」F8F「熊貓」F-14「雄貓」 同樣,他們給中國、俄羅斯的飛機也起了綽號,比如蘇-27「側衛」,殲-10「火鳥」(殲-10的北約代號是Firebird「火鳥」,不是傳說中的「惡棍」)等等,連殲-20現在也已經有了非官方綽號「黑鷹」(Black eagle),也有傳說可能官方綽號會稱為「火牙」(Firefang)。冷戰時代起,北約遵守給華約飛機起名字的時候選取辭彙的頭一個字母表示對方飛機的種類的規則,比如米格-17「柴梱」(Fagot),米格-19「農夫」(Farmer),蘇-27「側衛」(Flanker)等都是用「戰鬥機」的首字母F開頭的。此外,美國空軍的命名經常含有一些特殊的意義。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格魯曼公司的所有戰鬥機,幾乎都是以各種「貓」來命名。什麼「地獄貓」(惡婦)(Hellcat)、「熊貓」(Bearcat)、「雄貓」(Tomcat)……而波音公司的轟炸機則喜歡「堡壘」,例如:B-17 「空中堡壘」,B-29「超級空中堡壘」,B-47「噴氣式堡壘」,B-52「同溫層堡壘」。 美國媒體目前也只能用這張缺乏細節的想像圖來推測B-21相對於B-2的改變至於這次研製B-21的諾斯羅普,在轟炸機的命名上就沒那麼高調,之前的B-2叫做「幽靈」。(雙關「精神」,由於B-2數量稀少,每一架都被以「某某精神號」命名,搞的跟戰艦一樣)而這一次的B-21,這個「侵入者」的名字,其實讓熟悉美國轟炸機名號的人們首先聯想到的,是當年康威爾公司的B-58「盜賊」(Hustler),沒錯就是西方奇幻小說、電影和遊戲中經常出現的那個職業,也可以叫做「飛賊」。(順便,有本著名的色情雜誌也叫這名字,因此或許還可以叫「採花大盜」啥的……) 當年B-58叫做「盜賊」還真是一個貼切的名字,因為該機當初設計的時候正是超音速飛機還是新生事物的時候,其設想就是通過超音速突防穿透蘇聯層層設防,對其後方重要目標投擲核武器,頗有點「高來高走」的江湖飛賊的意思。說起來能和B-21的綽號拉上點關係的大概也就是B-58「盜賊」了Raider也經常指殺人放火的強盜匪徒,玩過《輻射4》的諸位應該都見過這些滿身「殺馬特」的Raider 不過,為了在那個超音速飛機還是高科技的時代,B-58為了實現其兩倍音速突防的目標,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最突出的就是該機完全沒有設計彈艙,而是在機身下攜帶一個保型吊艙,裡面可以裝燃料和一枚核炸彈,在突防後就連吊艙帶炸彈一起扔下去。也正是因為這種極端化的設計,B-58的使用彈性非常小,在其服役後不久爆發的越戰中,B-58轟炸機卻因為不能攜帶常規武器而顯得落寞無比。其實美國在B-58前後研製的多種型號核戰專用飛機都有同樣的問題,海軍的超音速核攻擊機A-5是在機身內設計了一個管子,裡面容納核炸彈,投彈精度基本談不上,就是靠核武器的巨大威力來彌補這個缺陷。此外還有F-105「雷公」戰鬥轟炸機,原本設計的時候只攜帶一枚核彈,此時速度也有,機動性也可以保障,生存力理論上不差。但在越戰的時候卻掛得滿是炸彈,被越南空軍的米格-17和米格-21當做靶子打,所謂的「自衛空戰」性能根本談不上發揮。 文章未完,點擊這裡閱讀全文! 來源:big5.backchina.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