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突掀最大反華逆流 習近平罕見表態

本月19日剛宣布的墨爾本港口巨額收購案,被普遍當作澳大利亞試圖緩和對華關係的姿態,但依然無法排解華資對澳的擔憂。這種擔憂近期急劇升高,原因在於澳部分主流媒體與一些持右翼激進立場的政客相呼應,突然掀起反華逆流。綜合媒體9月21日報道,上月,澳政府在最後一刻否決中國國家電網和長江基建對「澳大利亞電網」的投資申請,其理由是語焉不詳的「國家安全」,兩家公司前期投入化為烏有。實際上,這兩家華資企業此前已經成功投資澳其它電網,且那些電網的覆蓋區域內有著更為密集的軍事設施。聯邦反對黨工黨因此質疑政府政策的連貫性,並指責執政黨將政策作為「討價還價」的政治工具,以博取右翼勢力的歡心,改善執政黨在參議院的處境。工黨領袖肖頓指責政府應在更早階段確定哪些項目涉及敏感的國家安全。澳前外長、新南威爾斯州任期最長的前州長卡爾認為政府這種做法是「經濟民粹主義」。「國家安全」當然是衡量外資的重要因素,但對於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來說,這隻能是前置審批,且應事先提供清晰的投資指引、尤其是禁入清單。如此突然「斷電」,無疑將極大損害澳大利亞的國際信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峰會與澳總理特恩布爾會見時,專門提出「希望澳方繼續致力於為外資提供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這也符合澳方自身利益」。 「斷電」事件後,部分澳媒針對華人和中國的抹黑行動升級,包括華人政治捐款、華人的國家忠誠等,都受到無端攻擊。玉湖集團、華為集團等在澳華資巨頭也被頻繁「點名」,扣上了中國「影響力特工」的大帽。此種「莫須有」指控之荒誕,連主流社會的學者也看不下去,公開發文以充足證據痛斥抹黑者才是美國的「影響力特工」。習近平會見特恩布爾(圖源:Reuters/VCG)這場反華逆流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波及面之廣、部分澳媒配合度之默契屬近十年來罕見。上周美國駐澳大使貝利甚至公開向澳施壓,要求澳修改相應法律、阻遏「中國軟實力」的發展。這種超越外交規矩、直接干預澳內政的任性做法,不僅令澳朝野尷尬,也顯露出這場反華逆流的幕後端倪。加之近期一些右翼政客推動廢止《反種族歧視法》的相關條款,高調發布「特朗普式」的針對外來移民的攻擊,當代澳大利亞立國的基本原則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凡此種種,暴露出澳大利亞投資環境的一大風險:本該穩定的外資政策,卻極易受到政治干預、甚至他國的政治干預而出現搖擺。墨爾本港收購案的成功,並不能從根本上緩解華資的擔憂:墨爾本港收購方是一家股權分散的國際財團,中資占股僅為20%,因此該案難以體現澳對中資的真正態度;而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州由工黨執政,澳聯邦政府則由自由黨執政,背後糾纏著複雜的「央地」博弈及政黨政治博弈,同樣難以體現澳政府的政策透明度及可預期性。澳大利亞不僅反對中國投資,而且還阻撓英國批准中英核電站項目。根據《澳大利亞報》9月16日的報道,澳大利亞外交官在英國首相特蕾莎·梅通過允許中國參與欣克利角核電站建設決定的前夕,以國家安全為由警告英國政府有關中國的「侵略性」風險。在倫敦做出的決定中,與中國合作可獲得的商業利益戰勝了政客們阻止這一合作的企圖。 在南海問題上,澳大利亞也是反華急先鋒。在南海仲裁案結果7月12日公布後,澳大利亞外交部長畢曉普13日表示,各方都應尊重南海仲裁結果,中方若不理會,將付出沉重的聲譽成本。中國外交部14日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陸慷在回應媒體提問時說,希望澳大利亞等「極少數幾個國家」能夠尊重「國際社會多數成員的公正立場」,「不要再自說自話地把非法仲裁庭的非法結論當成國際法了」。畢曉普17日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電視台說:「中國竟會對我敦促各方和平協商、保持克制和遵守國際法感到吃驚,這令我感到震驚。」 來源:big5.backchina.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