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起床後「腳跟痛」的原兇不是骨刺,「腎虛」引發的「骨髓空虛」症狀要當心!
腳跟痛,小心腎虛來報到 很多人進入老年會經常感覺腳跟痛,有些是骨刺,足跟骨質增生引起的。但是,骨刺的疼痛是偏於固定某一側。但是足跟痛的人,除了疼痛之外,總覺得自己的鞋底薄,就像腳直接站在冰涼的水泥地上般不舒服。這種情況,中醫一般都會診斷為「
腎虛」,因為腎主骨,也就是腎虛了,
骨髓空虛,不堪重負,所以踩在地上就覺得痛。 所謂「骨髓空虛」,某種程度上也有骨質疏鬆的意思,疏鬆的骨質自然無法承受身體的壓力,所以就會感到痛。對於這種空痛的治療,
中醫採取的是補腎,更多的是補腎陰。很多補腎藥確實能緩解足跟痛的問題,因為補腎就是增加身體的根本能量,由此可以抑制衰老、衰退的進程。 在《續名醫類案》這個經典醫籍中,曾記載一位男性因為飲食起居不健康,兩腳足跟疼痛,醫生用清熱除濕的藥物治療後,疼痛發熱更嚴重,腫得像石榴一樣。後來找到了當時的名醫薛立齋,薛斷定是腎陰虧虛,讓患者吃「八味丸」,並用當歸外敷,兩個月就痊癒了。其他很多類似病症者,因為按清熱解毒的方子治,反而因藥不對症而喪命了。 薛名醫的解釋是:「
蓋足跟乃二蹺發源之處,腎經所由之地,若其瘡口不合,則蹺氣不能發生,腎氣由此而泄,必將為終身之疾。況彼瘡先得於虛,複不知戒,雖大補氣血,猶恐不及,況服攻毒悍藥,以戕賊之乎。」這是指足跟是腎經所過之處,對於已經腎虛的狀況,就算是大補氣血還未必有效,更何況還用解毒的藥物克伐正氣、腎氣。 書中提到的「加減八味丸」就是「桂附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 加了肉桂和附子,補腎陰的同時增加了補腎陽的力量,算是中醫裡面陰陽雙補力量最大的一種。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一個人足不履地、足跟痛,是腎虛,更確切地說是健康衰退或生命衰老到一定程度的重要依據。
本文摘自繪虹企業《不化妝也漂亮!女中醫親授美顏養生方:女生這樣做,遠離宮寒體虛,改善婦科疾病,自然慢老、不生病、更青春!》 以上內容為《繪虹粉絲團》授權刊登,非經授權,禁止轉載。 封面圖片出自:foot-pain-relief-treatmenthubpages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