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老屋於荒煙漫草 徐圓榕甘之如飴

▲日治時期的嘉南農田水利會員工老廳舍荒廢四十年,徐圓榕光整理就花了一年半,清出約有三台垃圾車份量的廢棄物,但因為是自己的夢想,做來不覺得累,真正體會所謂的「甘之如飴」,如今老屋與庭園皆重現光彩。(圖/記者 邱嘉琪攝) 大 中 小 自己想做的,再怎麼苦都心甘情願!梅山囝仔徐圓榕從小喜愛藝術,長大後對古厝、古物更是著迷,家鄉一棟八十幾年歷史的廢棄古厝,成為她的夢想實踐所,她與夫婿用了兩年的時間整理、修復,讓幾乎成廢墟的古厝,還原原貌重現光彩,徐圓榕搬進了自己收藏或有緣人相送的古物,毫無違合感的與古厝相融,在這樣懷舊的環境裡,可以喝上一杯咖啡、品嚐點心,這裡實現了一位梅山囝仔的夢想,走來辛苦,卻甘之如飴。「國小三年級,我就自己一個人從梅山坐公車去嘉義巿學畫。」徐圓榕對畫圖及藝術的喜愛,從小時候這樣的意志力可見一斑。身為美術老師的她,說起小時候這樣強烈對於美的渴望,並提及到高雄念中華藝術學校時,在美術領域受到重要啟蒙,同時也開始迷戀起老建築,尤其那棟就在家鄉、隱沒在荒煙漫草間的台閩式老屋,似乎日日夜夜在心裡呼喚。老屋位在梅山鄉玄廟路上,是徐圓榕兒時上學必經之路,早期為嘉南農田水利會山區員工宿舍,但後來荒廢長達40年,徐圓榕從小到大看在眼裡,心裡總是不捨,更擔心有一天會被拆掉。 「我的先生,一直知道我有一個夢,而且義無反顧的幫我實現。」兩年前,徐圓榕在夫婿的支持下,租下了這棟老房,光是整理清掃就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屋況屋貌也幾乎還原成原來的樣子,「這棟屋子雖是日治時期的建築,但有台閩的味道在,像是屋頂就是台閩式,修復時,我發現師傅把應該使用的南瓦裝成北瓦了,馬上要求全部換掉。」這是徐圓榕對老屋的堅持,她說:「有人是把老房子『做成』老房子,而我是『還原』老房子。」徐圓榕還原的老房子,和手頭保留的資料照片比照起來幾乎一模一樣,偌大的庭園有了花草樹木、小池步道,裡頭隔間巧妙運用了透視感而寬闊起來,最令人有感的是古老的磨石灶台原樣安在,連老灶通風孔都被保留起來,彷彿還能想像當時住在那兒的人家,生火煮飯一家用餐的情景。「有一位婦人一天突然跑來,一進門看了就激動的哭了,她說,沒錯,這裡就是之前她和家人一起住過的地方。」徐圓榕提到這感人,也深深觸動自己的一段。老屋裡有不少老東西,是徐圓榕自己的收藏,更有些是有緣人相送,婆婆和媽媽的嫁妝也都進了老屋,像是梳妝台、牛皮箱是媽媽的嫁妝,老灶旁的木質圓餐桌是婆婆的嫁妝,家裡早年開設電器行留下來的許多古老電器、現在少見的籐編箱、古老盤碗等等,都毫無違合感的與老屋相互輝映著。老屋在徐圓榕夫婦的還原下重生,也注入文創新生命,化身為懷舊庭園文創咖啡館、美學課程的交流園地、悠閒靜思的好地方,徐圓榕截其姓,取名為「徐徐品創」,看到這兩年來付之於老屋的心血,徐圓榕說:「過程實在艱辛,但我竟然不覺得累,在整理老屋的過程中,真正讓我體會到,什麼叫做『甘之如飴』。」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