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美國製造iPhone 成本將是中國2倍

作者:科技之窗每過一段時間, 一些政客就鼓吹將iPhone生產線遷回美國本土,想拉動其本土製造能力以及就業問題,然而真的可以說走就走嗎?特朗普曾多次批評蘋果,稱蘋果應當在美國製造iPhone。另一方面,庫克在2015年曾表示,並不是因為廉價蘋果才在中國生產設備,而是因為美國沒有大量的技術工人,滿足不了生產需求。因此如果產品生產線轉移到美國,可能不符合蘋果的利益,公司當然不願意。 蘋果不得不在中國生產的理由。要知道,早在2009年,美國就提出了重振製造業的口號,但製造業始終沒有回流美國的明顯跡象。美國為何要重振製造業呢?當然就業是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歷史頑疾,製造業曾經讓二戰後的美國稱霸全球,成為全球工業與製造業的中心,但隨著美國第三產業的發展以及環保的需求,美國政府推行製造業產業轉移政策,因為此時,美國對製造業開始出現了另一種認知,認為製造業只是低附加值、非知識型經濟,所以,美國開始把製造業生產轉移到第三世界國家,美國本身只保留研發與設計,呈現出 「去硬資產化」趨勢。甚至,美國的部分大學關閉了製造技術和製造科學方面的課程。 美國此前的產業轉移政策將製造業外包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隱患在於,導致整條製造業產業鏈都在其他國家,而在美國本土,已導致部分產業空心化。蘋果整條供應鏈如今都在中國,假如離iPhone預定的上架時間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喬布斯需要不會產生劃痕的玻璃螢幕代替塑料螢幕,但在有限的時間內,除了深圳,別無他處能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看出,蘋果要做到iPhone在本國生產需要極大的時間、人工與資源成本,甚至正如庫克所言,在美國,甚至已經找不到熟練的產業工人。但這顯然不是一種健康的產業模式,這一趨勢一旦加劇,會導致一場危機。如果在美國本土生產蘋果手機, 成本被認為將上升至原來的2倍,這將會損害蘋果手機業務的高利潤率。 像富士康公司這種模式,在美國根本無法進行。美國的勞動力市場還沒有建立正確方式,以允許大量勞動力季節性流動,以滿足蘋果等公司的特殊需求。蘋果公司本身多年來也表示,在海外生產iPhone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在96小時內,富士康就可以達到每天生產上萬部iPhone的規模。美國高管稱:「中國勞動力的速度和機動性是驚人的,美國任何工廠都無法與之匹配。」目前,蘋果一共在全球7個主要廠區組裝iPhone——6個在中國,1個在巴西。若遷回美國,成本將翻倍——除了勞動力價格本身更加昂貴,額外的運輸及物流費用都會因為零部件運輸而增長。 總歸蘋果iPhone 90%的零部件都在其他國家製造,即使蘋果選擇在美國組裝iPhone,該公司仍然需要從國外運回所有的零部件。一旦蘋果的供應商出現任何問題,蘋果需要花更長的時間去解決。可以說,如果中國這些企業不接蘋果訂單,至少兩年,全世界就不會有iphone手機。來源:www.wanhuajing.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