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愛親赴銀行處理業務為亞太之冠 排隊問題最感困擾
![]()
▲台灣消費者最感到困擾的銀行往來體驗。(圖/公關照片) 大 中 小 優利公司今日公布最新研究報告,台灣市場的消費者在選擇親赴銀行辦理業務上比例高於使用網路、手機或電話等其他選項,高居亞太區之冠。但其中38%的銀行業客戶亦表示,分行中大排長龍最令人感到困擾,因此台灣銀行業確實有機會運用數位金融策略,有效提升消費者體驗及降低營運成本。Unisys副總裁兼金融服務全球負責人Eric Crabtree表示,台灣個人金融市場競爭激烈,各家業者若想提高國內市占率、面對海外銀行進軍台灣挑戰與拓展海外業務,必須展現其差異化。Unisys亞太區金融服務副總裁Richard Parker認為,澳洲、香港、馬來西亞、紐西蘭、新加坡等地由少數銀行主宰市占率,前五大銀行占比約60%至90%,反觀台灣前五大銀行市占率僅略高於三分之一,這個現象對台灣中型規模的銀行無異是項利多,可藉由數位金融平台與完善的全通路策略脫穎而出,在台灣與海外爭取更大市場。「Unisys亞太區銀行前瞻調查」結果顯示,七個市場的消費者一致偏好至分行申請房貸,且除了紐西蘭之外,多數市場消費者也偏好至分行開戶或進行房貸申請,而其中台灣在七個市場中,調查項目中與消費者前往分行偏好皆為前兩名。各國消費者多數在繳費、了解金融產品與查詢帳戶明細方面偏好透過銀行網站處理,不過在七大市場中,台灣的行動金融使用率最低,偏好前往分行的比例最高。本次調查亦分析銀行如何在資訊安全與客戶便利上求取平衡中進行反詐騙策略。對於銀行可能對可疑信用卡暫停交易,雖最後證實為真詐騙的情況下,仍有39%的台灣受訪者表示,雖然感謝銀行提供保護措施,仍覺得信用卡暫時停用相當不便。Richard Parker認為台灣銀行在面對數位金融策略時需先調整心態:「金管會的『打造數位化金融環境3.0』計畫中,持續推動數位通路,讓台灣『隨時隨地』均可提供金融服務,本地銀行在面對國內外的競爭,若將數位平台視為事業發展契機,可快速發展簡易的多通路金融策略,並加速落實全通路模式,無論數位、行動、社群、存提款機、分行等通路,均可提供一致、個人化、安全的消費者體驗」。Unisys於2016年11月17日在臺北舉行的「Bank 3.0 and Beyond」活動中,發表本次調查結果,對台灣、澳洲、香港、馬來西亞、紐西蘭、菲律賓等地銀行客戶習慣進行分析,這份網路民調於2016年9月執行,每個地區至少蒐集1000件18歲以上民眾的樣本。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