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沉迷網路世界產幻覺 醫籲多注意孩子心理需求


升國一的暑假期間,小均花很長的時間在玩網路遊戲,媽媽雖然知情卻並未多加限制,直到國二,小均日夜顛倒沉迷網路世界,幾乎不睡覺,且對同學出現敵意、看到同學在聊天就覺得他們在說自己壞話,最後被父母帶來醫院就診。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許雅惠評估小均出現失眠、憂鬱、焦慮情況,除了給予藥物治療外,也轉介給心理師治療。治療過程中發現小均覺得自己長期被忽略,加上成績不佳導致低自尊,而選擇網路世界逃避現實。心理師透過認知行為治療,並聯合父母、學校老師,陪伴小均找到興趣與舒壓管道,1年後,今年即將升高一的小均終於順利脫離網路世界的禁錮。

3C產品日益普及,世界衛生組織於2018年正式將網路遊戲障礙症列為精神疾病。醫療上所指成癮,需有戒斷症狀、渴求、得不到便坐立不安、煩躁以及耐受性增加等條件。根據統計,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的盛行率約3.1%,較西方國家高,若以青少年網路成癮的盛行率來看,更高達20至30%,可見網路世界對青少年身心狀況的影響極大。

許雅惠表示,電子產品的高強度聲光刺激易造成腦部不穩定,太早接觸電子產品的孩子容易因此影響生活,輕則失眠、重則情緒失調,如:緊張、注意力不集中、對人有敵意等。

就臨床心理的角度來看,網路成癮僅是青少年問題的冰山一角,是什麼原因讓孩子沉迷網路,逃避現實生活、人際、學業?這背後未被滿足、需要被協助的心理需求更該被注意。許雅惠表示,少年常見的心理需求如課業挫折、人際關係、同儕霸凌、家庭失去功能、低自尊、情緒困擾、衝動控制差、自我認同等,網路世界對這些孩子而言,能夠隱蔽現實,成為躲避困難的處所,時間一久,有些孩子會不願意面對現實壓力,選擇沉浸在虛無世界裡,扮演自己想要的的角色。

臨床上可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幫助患者,引導患者及家屬有病識感後,就能進一步讓患者察覺自己的心理需求並進行認知行為治療。「認知」指的是想法上的調整,必須讓患者自己覺察到有問題的行為,並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使其接納,才會有改變的動機。

許雅惠指出,透過上述方式協助個案改善過度使用網路的行為,並發展出其他替代性活動,再協同周遭的人一起塑造有利的情境,才能有效處理網路成癮的問題。

網路成癮的預防要從小做起,許雅惠建議,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從陪伴中了解孩子的喜好,協助孩子探索各種休閒活動,如:閱讀、音樂、運動、繪圖、舞蹈等,在無形間就能教導他們壓力調節的方式,長大遭遇壓力時,自然不會逃到到網路世界裡。

暑假來臨,許雅惠提醒家長,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發育尚未健全,要避免孩子沉迷網路,可由家長陪同孩子規劃暑期活動,針對孩子個性適性安排,並擬定網路使用規範共同遵守,才能讓孩子心理健康發展,快樂成長。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