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我用4個字把秦軍變成人見人畏的虎狼之師

作者:腦洞大開的歷史老師:公元前359年,商鞅開始變法,秦國大強。2300多年後,安徽小崗村18個農民偷偷按手印搞田地包干,自下而上風行全國,農村面貌為之一新。請問這兩件事有什麼相似點?學生:……如果商鞅能穿越回來做這道題,嘴角會掠過一絲輕蔑的微笑,然後自信地寫下4個字——「釋放人性」。看懂上下幾千年這兩件事的相似點,也就參透了歷次改革成功的奧秘。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說,中國那麼多改革,只有兩個人真正成功了,一個是鄧公,一個是商鞅,因為他們都實現了釋放人性和國家利益的統一。秦軍形象(油畫)商鞅主持變法時的職務是「左庶長」,這是個什麼級別的官呢?左庶長是上馬統軍、下馬治民的權臣,在秦國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該要職一向是由王族擔任。商鞅得此職,可見秦孝公對他的信任。接下來,他擼開袖子,準備放手大幹一場。秦國的改革分階段搞了兩次(分別開始於公元前359年、350年),內容涵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諸多方面,十分豐富,現僅就軍事改革內容說叨說叨。商鞅的指導思想十分明確:「以戰去戰,雖戰可也。」①秦國在改革後之所以脫胎換骨,逐一將六國踩在腳下,主要是商鞅成功地把秦國改造了一架高效的戰爭機器,實現了「民之見戰也,如餓狼之見肉」②的目標。 戰場其實就是刑場,勝利的一方是儈子手,失敗的一方就任人宰割。打仗要死人,沒有什麼人願意上戰場。既如此,秦國人怎麼就有戰則喜、聞戰相賀呢?商鞅充分認識到:「戰者民之所惡也。能使民樂於戰者王。」③為實現這個目標,他的辦法是:第一,軍功爵制。在秦國,想加官進爵,只有一條路——戰功,拿多少敵人的頭顱回來,就可以換到相應級別的官爵。商鞅把軍功細化為18級④,「斬一首者爵一級」⑤。腦袋為什麼叫「首級」?就是從這句話來的。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計件工資」。有了爵位有哪些好處呢?首先,官吏優先從有爵位中的人選拔;其次,可以使喚無爵之人,爵位越高,可以使喚的人更多;⑥再次,不同爵位可以分到相應面積的土地。⑦加官進爵有公開的明確的標準,完全由手上的首級數量說了算,不存在黑箱操作的問題,非常公平。換句話說,軍功是普通人改變命運最容易實現的方式,無疑具有巨大誘惑力。如果去統計秦國的名相名將,會發現兩個特點:一是外國人多,二是平民出身的多。 第二,連坐法。商鞅深知,戰爭是有組織的暴力行為,需要個體的勇猛,更需要團隊的力量。如何將所有人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商鞅的辦法是三個字——「連坐法」。一是連坐家人,軍人如果不奮勇殺敵,本人被處死不說,還要連累家人。二是連累戰友,商鞅把部隊編成五人、十人、百人那樣的組,不論哪個組,只要1人逃跑,其他人都得受罰;如果組長被殺,其他人也要受罰;組長沒砍到人頭,也得處死。⑧商鞅賞得公平,罰得也不含糊。這樣一來,秦軍只有一個選擇:向前向前向前,殺敵殺敵殺敵。 第三,商鞅不僅是管理和組織上的行家,還是心理學上的高手。秦人很看重身後的名聲,死後用墳邊種樹的方式來體現來世一遭的價值,這是舉國風俗。所以,只要數數某人墳邊有幾棵樹,就知道其生前做出過多大貢獻。商鞅得知後,很快加以利用,規定取敵人頭一顆,爵加一等,墓樹加一棵。⑨從以上三條措施看,商鞅對「生則求利,死則求名」的人性看得很透,認為:「民之性,飢而求食,勞而求佚,苦則索樂,辱則求榮。」⑩因此,他充分利用人性的特點,將其納入國家設定的軌道,實現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統一。尤其是秦之軍功爵制對軍人而言,猶如新中國的包產到戶對農民而言,都是儘量釋放人性(趨利)的結果,效果非常好。 還有個問題:秦軍的單兵作戰能力要強於六國,但數量上沒法跟六國比。秦要統一天下,必須有儘量多的戰士。於是,擴軍成為擺在商鞅面前的重大課題。商鞅有的是辦法。「正卒」與「更卒」制度便是其中之一。何為「正卒」?秦國實行3年義務兵役制,即使貴族也必須服兵役。20-23歲在家種田儲備糧食,23歲當兵,頭兩年接受訓練並在部隊服役,第三年到都城擔任宮廷護衛。什麼又是「更卒」呢?3年後可退役回家,但國家有事還得輪流徵調回來,這就是「更卒」。何時可以徹底免除兵役呢?56歲!秦國把後備役年限延遲這麼長,使國家保持著一支強大的支援力量。 商鞅仍不滿足,為增加打仗的人手,又為秦國量身定做了一個辦法。考慮到秦國地多人少,而六國地少人多,所以就公開招徠六國民力到秦國墾荒,不僅田地白送,還免除3世的賦稅!11這個誘惑太大了,六國民力紛紛湧入,甚至敵國士兵也成群地不戰而降,好到秦國作「新民」。這樣一來,秦國男丁從土地中解放出來,這正是商鞅的目的,把這些秦人全部變成士兵。 來源:www.wanhuajing.com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