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牛肉麵的故事
![]()
說起台灣的面,知名度最高的應該是這幾年竄紅的「台灣牛肉麵」。
從小吃牛肉麵,從來沒想追究台灣牛肉麵的起源,直到開始鑽研各地美食、飲食源流、習俗。才想起「按中國傳統,農耕地區一般是不吃牛的,台灣也是農耕地區,小時候奶奶就不讓我們兄弟吃牛肉,這台灣牛肉麵是怎麼來的?而且為什麼會叫做川味牛肉麵?」
這個問題擱在心裡好些年,最終得到一個比較靠譜的答案,「台灣的牛肉麵應該是當年撤退到台灣的老兵們的發明,當時蔣介石的部隊接受美國軍事援助,撤退來台的老士官們,經常配發美軍的牛肉罐頭。可是洋味兒的罐頭確實不怎好吃,所以許多老士官都囤積了不少。
當時駐紮高雄崗山的部隊里有幾位四川籍士官,因為想念家鄉風味,試著在崗山種辣椒、做豆瓣醬,做出來的豆瓣醬雖然不是郫縣豆瓣醬的味道但也差強人意。於是就拿這種豆瓣醬煮美國罐頭牛肉作小碗牛肉解饞,居然味道還行!煮點麵條拌一拌也還不錯。後來,這幾位士官退役之後,就有人擺起攤子賣這種牛肉麵(這時候已經不再用美國罐頭牛肉,而是用新鮮黃牛肉),因為用豆瓣醬,所以稱為「川味」。
這種川味牛肉麵不難做,最基本的做法:牛肉切大塊,在加了蔥姜酒的開水裡焯過,撈起洗乾淨。起油鍋,爆香蔥姜蒜,然後把豆瓣醬放進去翻炒,香味炒出來之後下牛肉,加水,調好鹹淡。接著放砂鍋里燒開,小火慢慢燉,估計兩三個小時就行了。
下一點麵條,澆上牛肉湯,擺幾塊牛肉,灑一點蔥花,齊活兒,開吃!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