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民間“武力統一論”升溫台灣需反思

   隨著“習馬會”的舉行以及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日的臨近,兩岸關係未來將會走向何處,又一次成為了兩岸每個中國人關心的焦點問題。 11月19日,台灣《旺報》刊登了題為《如何應對大陸民間武統論升溫》的社評。文章提到,近年來台灣社會對大陸的負面態度令大陸部分民眾產生了反感,很多人認為,台灣社會已全面“去中國化”,“和平統一”已經失去希望,“武力統一”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對此台灣民眾更應該反思,為何許多原本對台友好的大陸民眾開始出現敵意。

   文章稱,一直以來,實現國家統一的信念深植大陸民眾心中,早期解放台灣的宣傳,也讓大陸民眾深信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必要性,更何況還有那麼多台獨分裂勢力,更讓大陸民眾堅信,唯有武力才能真正實現統一。但隨著兩岸進入和平發展期,兩岸交流大門開啟,兩岸人民終於可以真正廣泛、深入地互動,過去單向的台商投資大陸,變成了現在兩岸人員、貨物和資金的雙向流通,兩岸民眾也在日趨緊密的雙向互動中,加深了彼此了解,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交流局面。於是近年來武力統一的言論就漸漸銷聲匿跡,不僅大陸官方很少提及不放棄使用武力,大陸民間也認為和平統一才是最佳方案,甚至出現“買台灣”比“打台灣”代價小的說法。

   不過《旺報》指出,自從馬英九進入第二任期以來,台灣社會內部“反中”情緒日漸升高,一系列有利兩岸進一步交流的協​​議接連受阻,最終更以太陽花學運達到“反中”的最高峰:“這讓大陸民眾驚覺,原來台灣民眾如此抗拒跟大陸統一。大陸民眾更想不通的是,為何大陸對台讓利那麼多,台灣民眾仍然不知感激?為何大陸崛起贏得全球尊重,卻唯獨台灣仍然對大陸人民抱以鄙視和敵視的態度?”


   文中指出,兩岸經貿往來牽涉廣泛,或許不能單純以大陸單方面讓利視之,但大陸民眾日漸富裕後,自信心的提升也是事實,其對贏得世人尊重和平等相待的渴望也愈發強烈。因此,台灣社會對大陸的負面態度很容易令大陸民眾產生反感,很多人據此認為,台灣社會已經全面“去中國化”,和平統一已經失去希望,“武力統一”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網絡上更是時常出現民間學者的分析評論,認為統一台灣已經刻不容緩,否則只會讓台灣的下一代徹底斷絕與中國的情感連結。更有人以地緣政治的角度認為,中國大陸崛起必然會挑戰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而台灣作為第一島鏈的核心,只有拿下台灣才能讓大陸打破美國構築的​​第一島鏈防線,從而徹底改變全球地緣政治格局。


《旺報》的社評認為,這類言論“算不上大陸的主流民意”,而且,很多人在主張武統的事後也同時注意到,武統的“代價高昂”,“可能會阻礙大陸崛起的步伐,甚至會讓大陸失去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因此仍然希望台灣能夠和平統一以避免兩敗俱傷的命運。但文章同時指出,武統言論的再度興起卻也說明,越來越多的大陸民眾對台灣的抗統促獨言論感到憤怒,對兩岸政治關係遲遲未有實質突破感到不耐。
社評指出,台灣民眾更應該反思:為何兩岸經過幾年的蜜月期之後,民間的敵意反而有了分化,許多原本對台友好的大陸民眾開始出現敵意,“這不能簡單的將責任推給大陸民眾,以為對方只是"不文明"、"被洗腦",殊不知這其中有很多人都是行遍全球,有國際視野的精英階層,他們不僅很方便的掌握全球信息,更實際參與過兩岸民間互動。 ”


   作者認為,台灣民眾應該意識到,兩岸和平的希望在民間,要想延續兩岸和平互動的現狀,就必須首先珍惜兩岸歷盡艱辛才建立起來的友善、互信基礎,並學會帶著善意看待大陸崛起的事實。相當多的台灣民眾缺乏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在大陸快速發展的時候,卻不知道自己的優勢也已經在迅速流失,反而只會停留在對過去榮景的懷念之中不能自拔。 “人民不能再被政治人物肆意地挑撥,要睜開眼睛做出自己的判斷,要清楚辨別哪些是政治人物建構出來的偽議題,哪些才是真正事關人民前途命運的真問題。”


   文章最後指出,面對大陸的武統言論,台灣民眾不必驚慌失措,畢竟這還只是民間的討論,大陸官方仍然堅持既有的政策基調,盡量不觸碰武力的使用,不僅如此,習馬會上面對馬英九所轉達的“撤彈”訴求,習近平其實也給予正面響應,後續或許會有更多的友善動作釋放出來,盡量減少台灣民間的緊張氛圍。但台灣人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大陸釋放善意的前提是大陸對自己實力日漸增長的自信,“正是因為軍事實力的快速躍升,才讓其可以有放鬆軍事對峙氛圍的勇氣”,但對台灣來說,卻也意味著兩岸軍事實力對比的快速失衡,台灣面對大陸的軍事籌碼也越來越少,台灣可以挑釁大陸的空間也幾乎不會再有。
在這種情況下,台灣面對大陸的時候,所能做的唯有和平、善意和融入,“只有自己首先帶著善意,願意努力融入大陸廣闊市場,才能讓大陸武統失去必要性;唯有和平,台灣才會贏得明天。”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