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開始鋪會吸水的柏油路好棒?網友:這根本不適合用在車流量超大的台北!(圖+影)



最近小弟發現最近大家都報了一則新聞:台北市已經在試鋪會吸水的柏油路了,內文表示部分路段試辦新的柏油鋪面,可增加雨水滲透效率,還能降低車輛行駛的噪音,感覺讓人好期待啊!不過有網友則在PTT上發文表示:這種新型柏油路面根本不適合台北市,市政府到底花了多少錢在媒體上面?


先來看一下在自由時報的報導,感覺起來好讓人期待這種新型柏油路喔!

日前國外科技網站一支超強力的吸水路面,讓不少民眾看了既震驚又羨慕。而台北市工務局日前表示,台北市已經在部分路段試辦新的柏油鋪面,可增加雨水滲透效率。
日前有網友發現,台北市部分路段柏油路近期變得相當粗糙,懷疑是施工品質不良,但台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澄清,這是多孔隙瀝青混凝土鋪面(Porous Asphalt Concrete,PAC),其表面孔隙率達20%,比一般級配瀝青混凝土高,但又有與一般瀝青相當的承載能力。

工務局指出,這款路面不僅能增加滲透雨水效率,避免路面上形成水膜影響輪胎抓地力,以確保行車安全,還能降低車輛行駛的噪音,更能讓一旁的住戶減輕噪音壓力,工務局表示,目前試辦的路段為內湖區成功路2段、中山區民權東路(臨行天宮)、建國北路1段(臨中山女高)及水源快速道路(福和橋至景福匝道段),後續正規劃在重陽橋(台北市端延平北路匝道)、環河北路2段(123巷至昌吉街)等路段施作,民眾可以在雨天的時候觀察PAC防滑、滲透雨水的效益。



▲報導表示PAC高孔隙率的特性,能增加鋪面滲透雨水效率。(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提供)。


▲報導也表示PAC還有降噪功能。

這種新型柏油路台灣終於有了!



不過有網友不同意這樣的觀點,表示這個新型柏油道路目前還不夠好,還有許多改進的空間,其實在都市地區並不適合使用!

挺好奇

北市府花了多少錢在媒體上面

居然各家都在報這個


多孔隙根本不是甚麼新玩意

美國叫OGAC/OGFC

歐洲叫PA/DC



二戰末期美國就在本土開始鋪設試驗

過去一甲子了

50州當中

不曾鋪設多孔隙的只有6個州

目前依然鋪設的共21個州

剩下的23個州都是鋪設過卻不再採用

原因有很多




先講多孔隙/高孔隙的好處

最早老蔣時代到現在

在中華民國的國道、快速道路上

有鋪設少許(大約1~3公分)

五楊高、中橫高我記得是全面鋪設

主因是台灣雨量大並集中

路面的積水(水膜)、輪胎挖起的浪(水霧)

會造成高速行駛下駕駛人相當程度的緊張

從而導致更高的危險性

鋪設多孔隙降低路面積水的發生可能

增加摩擦力(孔隙大、水膜少)

降低行車干擾(水霧少、反光少)及噪音(100kmh大約降低3~5db)

總結為整體安全性提升





那缺點呢?

中華民國的養工處恨死OGFC(國道開放級配摩擦層)了

有可能你鋪下去的下個月就剝落


上面有講到美帝有27州鋪過卻不再鋪了

主因開放級配實在太容易出問題(尤其是都會中)


它會逐漸堵塞失去排水性

在高緯度地區可能因結冰堵塞

在海港地區可能因鹽分堵塞

可能因垃圾、灰塵、砂土堵塞

總之可以讓它堵塞的原因很多


傳統大概可以用10~15年

多孔隙能不能用5年都是個問題

只要有一個小地方出現問題

一個月甚至一周內就會全面擴散

讓養工人員沒有辦法「及時發現及時救援」


而在中華民國的鋪設實際發生了

剛鋪三個月就壞光光


大顆粒被過度輾壓變成小顆粒、小縫隙

變成失去它的排水性初衷、摩擦力也減少



看過整台滿出來的大卡車嗎?

不僅看過還很常見對吧

平面道路沒有地磅站

各種超載大卡車開來開去

過去幾次基本上就等著重鋪了


而有不同車流方向的路面(交流道、路口、匯流道等)

剝落現象更厲害


臺灣降雨又急又集中

一瞬間來的瘋狂暴雨超出負荷

排水不及就會讓地面在水裡泡著

泡著泡著就乳化

然後就掰掰


綜上代表了成本的增加

人力成本、時間成本及金錢成本都必須要加倍計算

所以理論上最佳鋪設地點要符合車流量小、速度慢、車重低、塵量低

能符合的,大概就是停車場了吧XD



講了這麼多不代表多孔隙不好

而是它目前還不夠好、有改進空間

全球先進國家都努力的在研究更新的材料

包含中華民國行政院也有在試驗把廢棄輪胎混到材料當中

並且試鋪(美國已經試做了半甲子)

既環保又提升多孔隙的耐用度



看了一下各媒體的新聞稿

都是在講北市使用了工程會多孔隙瀝青混凝土(PAC)這種設計方法多麼創新

而不是使用了廢輪胎或橡膠或其他新材料

實在滿...傻眼的

如果今天北市開始用廢輪胎瀝青、其他創新材料、創新設計方法

或者開始試辦比較新的NCAT

試試看NCAT在台北的路面適不適合

NCAT的Dynamic Modulus大於PAC或OGFC

高溫時承受車輛重壓能力較高

但因為孔隙率更大被推論為乳化機率更高

能實際去測試在臺北是否適合NCAT我更支持

哇 跳起來讚聲帕波阿


但今天北市是用一個國外已經用一甲子證明

在國外的都市地區並不適合使用的方式

來套用在全臺車流量最爆炸密集的台北市

有這麼多媒體去報去捧

應該不是太合理吧?




當然支持鋪設多孔隙

以臺灣氣候來說多孔隙絕對是不可多得的

只要成本以及現有的幾大缺點能夠改進

表層大量捨棄傳統密級配也不成問題



但鋪設多孔隙是否真值得這麼多媒體篇幅?

存疑






至於一堆人說這是臺灣人發明的海綿道路

拜託那種東西就不要拿出來說了...根本無法用在一般道路

就算鋪在人行道也是一堆問題

況且美國在鋪多孔隙的時候海綿道路發明人大概剛出生吧?





再補充有很多人提到臺灣就是沒鋪這個才淹水

實際上多孔隙中

能用在一般道路的幾乎都是排水性而非透水性

在多孔隙下會是不透水的密級配

橫向排水到路肩(國道)或水溝(一般道路)


排水性鋪面剖面圖大致上像這樣

水溝 多孔隙   ←橫向流到水溝
     密級配   。不透水。
     土  壤

而非大家想像的水會存在地表中


透水性鋪面則是將密級配也改成多孔隙

用在人行道或公園之類的可以

能夠透氣換氣儲水


排水性吃的還是固有排水系統

如果本來的排水系統就會導致淹水

那鋪了下去一點幫助都沒有

via:ptt

真的不能只有一種聲音!


本帖最後由 blackclassic100 於 2015-10-8 18:13 編輯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