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萬象/浙江醫生跪地兩小時 用萌圖安慰患者

手術全程,醫生單膝跪地與聾啞病患進行交流。 大 中 小 日前,浙江省人民醫院實施了一台特殊的手術。在手術現場,一位醫生單膝跪地近2個小時,在患者面前舉著一張萌圖……手術台前,為什麼會出現這一幕?根據浙江在線報導,39歲的浦江農村婦女俞女士,1月4日被送進省人民醫院疼痛科。因腰椎疼痛,她已經4個月不能下地走路。1月6日,醫生決定對患者實施微創手術,卻有個難題困擾著他們——『手術採用局部麻醉,術中我們要向清醒的病人詢問某個部位痛不痛,以便及時採取措施。』疼痛科主任李順說,手術前醫生試圖與俞女士溝通,但她只能著急地揮舞雙手,無法表達。李順曾在微信朋友圈為俞女士『招募』懂手語的志工,雖然報名者踴躍,但病人沒學過正規啞語,也不識字,根本無法交流。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李順決定設計一些患者容易接受的圖畫來溝通,他們在白紙上畫好人體圖案,將可能發生疼痛的區域分成5個部位,分別標上1至5,1號為大腿前側,2號代表腰部,3號代表大腿後側……此外,醫生們還畫了兩個萌萌的圓臉,一個是笑臉,另一個是哭臉,並與俞女士約定:如醫生問,腰部痛不痛,指著紙上人體圖案2號部位,同時伸出兩根手指,她若感覺腰部痛,向醫生表現哭狀,不痛則是笑意。經過兩天的練習,俞女士基本能表達意思了。1月8日上午9時許,手術正式開始。主刀醫生是李順,他無法騰出手與患者『對話』,於是充當『翻譯』的任務落到1990年出生的年輕醫生茹彬身上。在近2個小時的手術過程中,為了能讓主刀醫生與側臥的患者交流,身高近180公分的茹彬不得不時而單膝跪地、時而下蹲,讓患者平視這張手製人體圖。『問一下,腰部痛不痛?』聽到指令,茹彬連忙將畫有人體圖案和『哭臉』、『笑臉』給病人看一下,並伸出兩根手指,見她指著『笑臉』,就告訴主任李順『她不痛。』就這樣,你問我答,整個手術過程中,醫患間幾十次『對話』,手術進展順利。術後兩個小時,俞女士已能下地行走。而茹彬則打算抽時間學一些手語,方便與特殊患者溝通交流。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