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撫慰親友從安心關懷開始!

▲強震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撫慰親友從安心關懷開始! 大 中 小 206臺南地震發生迄今第10天,災情最慘重的維冠金龍大樓倒塌造成114人死亡,175人受傷,搶救期間電視媒體全天持續且重複地播放災區現場槍救情形,包含家屬悲傷哭泣的感傷畫面,讓看電視的民眾情緒瞬間低落,跟著流淚難過起來,甚至感同身受地出現替代性創傷反應。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在震災中喪失親人的家屬,心情更是悲痛萬分,精神科醫師表示,若悲傷、恐懼、易怒情緒、失眠等症狀超過一個月,可能就是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是一個人經歷或是親眼見到重大創傷事件之後所產生的嚴重及持續的反應,重大創傷事件必須是會危及生命或是嚴重損害身體一部分的事件,像是車禍、性侵害、土石流、地震等,反應在成人會是極度恐懼或是無助感,而在孩童可能會以混亂或是躁動的行為來表現,而同樣的事件對孩童造成的影響比對大人造成的影響還大。在經歷創傷事件之後,會有3大主要症狀,包含再度體驗,過度警覺,和麻木逃避,若發現自己或周遭的親友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應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專業人員說出使您苦惱的經歷及感受,必要時透過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以逐步地改善症狀。若身旁有認識的罹難者親友,其面對的悲痛、煎熬及創傷更是難以形容,這時候更需要給予更多陪伴及關懷,鼓勵把悲傷感受表達出來,盡量不要讓其獨處,如果有宗教信仰更要陪伴參加宗教活動,都可以幫助參加的人釋放壓力,緩和悲傷情緒,及尋求專業心理師人員,透過諮商輔導渡過哀傷憂鬱期。如有親友符合以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特徵,請陪伴求助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專業人員,或與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聯繫(電話是06-3352982:6377232),以渡過這段難熬的時期。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