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幾分打幾下的年代已過去 立委籲應建立體罰申訴管道
▲人本教育基金會今(19)日舉行2016校園體罰問卷報告記者會。(圖/記者吳宛縈攝,20161019) 大 中 小 人本教育基金會今(19)日舉行2016校園體罰問卷報告記者會,顯示2016年全國仍有27.8%的國小生、35.4%的國中生曾遭受體罰,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也表示,學生若曾遭受體罰,恐將引響孩子成長,甚至「記恨老師」。據調查發現,有許多學生曾被以「教育之名」進行校園處罰,人本文教基金會指出,下課、休息、遊戲,是學生的基本生理需求,也是兒童人權公約保障的基本權利,並呼籲教育部應將學校訂立教師輔導與管教辦法注意事項中,所列的教師可採取管理手段的「站立反省」(罰站)、「靜坐反省」(不准下課)、「調整座位」(特別座)、「體能活動」(變相體罰)予以刪除,才能真正落實零體罰。立委蘇巧慧今在記者會中回想自己也曾經歷過體罰年代,她說當時考試沒有一百分,少幾分就打幾下,籐條打在手心「辣辣的」感覺至今仍記得,但依舊不明白打那幾下對她有何幫助;蘇巧慧認為,教育不應繼續製造符合職場需求的工具人,應在新的時代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及思考的觀念。立委吳思瑤也表示,政府不應以體罰人數下降作為搪塞理由,應反省為何無讓體罰現象將降至零,呼籲政府應勇敢啟動不適任教師的相對機制,吳思瑤也指出過去在面對不適任教師,僅以口頭告誡人數尤多,真正因體罰遭到解聘的教師僅3位、停聘1位、不續聘2位,若無關教師飯碗,恐對教師「不痛不癢」;吳思瑤強調,不接受「改善很多」的答案,而是要體罰完全消失。立委張廖萬堅則說,以往曾接到家長投訴,表示一名小二學生因連續五天被禁止下課而尿道發炎;也有一名國一生在校內遭到連坐、撐拱橋處分。張廖萬堅認為,多數家長在知道孩子被體罰後,並非直接向學校抗議,而是向民意代表求助,因此政府應思考如何建立體罰的申訴管道,才能讓體罰現象不被隱藏。面對零體罰的訴求,教育部國教署學務校安組長楊國隆表示,進一步的規範將研擬應交由教育部訂定,還是請地方政府因應不同縣市需求來制定。楊國隆認為,教師應容忍孩子有犯錯的空間,犯錯應讓其知道錯在哪裡加以輔導改正,而非動用處罰,楊國隆也舉例「站立反省」與「罰站」的不同;「站立反省」為孩子犯錯,請其站立思考自身錯誤,想通後就該結束戰力時間,而「罰站」則是想通後卻仍無結束處罰,教師應對此規範有一進一步認知。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