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院長對得起「良心」 立委對得起選民嗎?
2016-04-20 02:55 聯合報 黃光國/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台北市)
中研院長翁啟惠捲入浩鼎風暴,「閃避風頭」後回國,到立法院備詢。果不其然,立法院對他的質詢是「雷聲大,雨點小」,不痛不癢,根本看不出問題關鍵所在。
早在一九七八年召開第一次全國科技會議時,生物科技已被列為台灣未來發展的重點。中研院一向只重視基礎科學研究,直到李遠哲出任院長後,才大力發展「產學合作」。
研發不但要追求成本效益,更要精準控制時程。國外許多大企業研發單位,研發者開列所需經費和人力,經評估認可後,公司便由它們全權負責。可是,公司一旦發現研發方向錯誤,或進度嚴重落後,研發團隊便要面臨解散命運。
生物科技的研發風險非常高。尤其是藥品研發,要通過重重審核關卡,獲准上市,十分漫長。美國每年都有許多新的生技公司成立,同時也有很多公司不堪賠累,又找不到新投資者而倒閉。以著名的Amgen為例,公司創立後一連十幾年,不斷燒錢,財務狀況慘不忍睹。可是當它研發成功新的洗腎藥品(EPO)後,股價馬上從幾塊美金漲到一百美金。
諸如此類的神話,誘使許多對生物懷有夢想的人,前仆後繼,勇於投入。問題是:在西方國家,生技產業的研發,絕大多數是私人公司投資;李遠哲掌握中研院後推動的「產學合作」,卻是拿政府的錢作研究開發,有了成果後,再來搞「技轉」。所以必須借助諾貝爾獎的光環,「產官學一體」,拉幫結派,製造聲勢。即使做不出任何成績,「自己人」的團隊也不必解散,但自己公司的股價,卻跟西方國家一樣會「聞風波動」,有心人便可在其間上下其手,荷包賺飽。
任何人都不難看出:浩鼎風暴的焦點是:翁院長為何在浩鼎解盲前三天幫女兒賣股?中研院智財技轉處表示:中研院「科技移轉利益衝突迴避處理原則」並沒有明文規定「二親等子女應揭露相關持股」,所以翁院長的女兒持股賣股,「不算利益衝突」。問題是:這份「利益衝突迴避處理原則」,卻是翁院長任內訂的。
綠委們不針對中研院「科技移轉利益衝突迴避處理原則」的弊端發問,卻避重就輕,說翁啟惠「是無知非無良」,是「科學高材生、生活的低能兒」,在「翁院長個人修養」上作文章,虛晃一招,「作球給翁院長打」,幫他解套。結果翁院長竟然說:自己對得起「良心」,事情發生「當時是要辭職」,現在「不辭了」,「會堅守崗位到最後一分鐘」!
翁院長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他對得起被坑殺的股民嗎?綠委們如此「溫柔體貼」地幫翁院長「解套」,對得起要投票給他們的納稅人嗎?藍委們如此簡單的問題都看不出,還想「東山再起」嗎?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