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難道不是體質嗎?「貓舌」(指怕燙的人)的原因及克服方法介紹♪

像貓一樣不能吃熱的東西或飲料的人,在日本被稱作「貓舌」。
好想吃吃看剛煮好滾燙食物的味道,但因為有貓舌而無法辦到……你有沒有像這樣因此放棄~

其實只需用一點小技巧,就有可能能夠克服貓舌喲♪ 貓舌產生的原因是⋯⋯? 在日本有貓舌的人,經常會被認為「舌頭的構造是否和一般人不一樣啊⋯⋯」。
但是,在檢查過舌頭的組織構造後,發現貓舌的人和沒有貓舌的人,在舌頭的構造上並沒有明顯的不同。

另外舌頭神經的數量,也並沒有發現有很大的差別。

那為什麼會有貓舌呢?
其實是因為「吃東西方式」的區別(驚)。
人類舌頭的前端對熱比較敏感,而後端則對熱比較遲鈍。

因此不怕燙的人,在吃熱騰騰東西的時候,大部份會自然地把舌尖捲起來,讓熱的東西不直接接觸到舌尖。

但是有貓舌的人,大多做不好這個動作,因此就會先用舌尖碰到了熱食,所以才會感覺到非常燙。 貓舌會遺傳嗎? 父母是貓舌的話,孩子通常也是貓舌♪
像這樣的例子在日本似乎很常見。
但其實這並不是遺傳的關係,而是環境的影響。

嬰兒的時期往往還不太會運用舌頭,所以其實每個人小時候都是貓舌。

在不停地嚐試熱食的過程中,慢慢地學會使(運)用舌頭,掌握如何不會覺得燙的吃法。

但若是爸媽都是貓舌的情況下,他們不會主動去給孩子們燙的食物,所以餐桌上滾燙的食物出現機率也就比較少。

因此少了吃熱食的機會,孩子也就自然成了貓舌……。

順便一提,據說會巧妙避開感到燙的吃法只有我們人類。
所以說除了貓以外的其他動物也都是貓舌呢XD 克服貓舌的方法~ 既然貓舌是和舌頭的用法有關,因此只要注意舌頭的用法,應該就可以克服貓舌。

其實我個人也一直以為自己是貓舌,但是我試著將舌頭捲起來喝了一杯熱咖啡後,和之前對燙的感受差很多,一點也不感覺到燙,這樣的結果連我自己都嚇了一跳。

另外舌頭捲起來把吃的放在正中央的位置,形成了一個方便空氣流通的形狀,所以在放進食物的時候,相對地就容易變涼。

這也是針對克服貓舌的有效方法之一哦♪

剛開始的時候,請在吃熱食時下意識把舌尖藏在前排牙齒的裡面,之後慢慢地就會變得無意識也能記住這個動作。

果然「習慣」這兩個字很重要☆
如果做得到這樣的話,就不會被稱作有貓舌了哦! 這樣子做的話,曾經是貓舌的你,就也能不會在對熱的東西感到害怕了~♪

但是如果因此對熱的東西感到不敏感了,而不停挑戰滾燙食物的話,就會有燙傷的可能喲!(要注意)

在不勉強自己的範圍內享受熱的食物帶來的快感吧。  延伸閱讀】 和孩子一起從今天開始~預防蛀牙的自我護理♡
讓牙醫助理教教你!正確的口腔護理知識☆   【本文出處;更多內容請上《4meee!(For me)》《4meee!(For me)》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