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風俗/又是一年元宵時 讓我們一起留住最後的年味…
![]()
吃元宵。 大 中 小 正月是新年的第一個月,也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象徵著春天的到來,人們吃元宵、賞燈、猜燈謎,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元宵節傳統習俗
1、吃元宵根據北京旅遊信息網報導,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大陸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2、觀燈老北京的元宵節,最重要的活動是賞燈。明代北京的燈市在東城燈市口,元宵夜,街道兩旁列市,上至珠寶玉器,下至日用百貨,一應俱全,各鋪戶俱張掛絹紗、燒珠、明角、麥秸、通草製成的各式花燈,供人觀賞。到了清代,燈市遍布整個北京城。
3、走百病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元宵夜婦女們相約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4、逐鼠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餵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黏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