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藥物副作用! 類風濕生物製劑單一治療解套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雖然不會立即造成死亡,但是卻讓病人飽受疼痛折磨,特別是有些患者初期症狀不具特異性,也常容易被一般醫師誤認為痛風或退化性關節炎而延誤治療黃金期。
台北一位簡小姐在手指持續腫脹疼痛五週後,經由醫師檢查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並開立口服藥物治療(DMARDs)。然而經過6個月後,病情仍無明顯好轉,抽血合併持續發炎指數異常,便改以生物製劑合併治療的方式,卻頻繁出現胃痛的藥物副作用,也無法有效減緩症狀。經過與醫師溝通後,選擇以單一生物製劑的個人化治療,藉由調整生物製劑之劑量,停止口服藥物(DMARDs)及類固醇藥物,除有效減緩發炎指數及四肢疼痛腫脹外,也更未出現其他副作用,患者服藥順從性提升,也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傳統治療藥物 三成患者恐懼副作用
收治簡小姐的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陳相成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中老年女性,其典型症狀是關節紅、腫、熱、痛,通常從周邊小關節開始受影響,患者可能從兩側手指關節出現對稱性的腫痛,直至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就醫才會驚覺自己恐已罹病。
陳相成醫師解釋,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初期,多採用傳統的口服藥物(DMARDs),止痛消炎藥(NSAIDs)和類固醇等藥物治療,治療成效可達到6~7成,但仍有近兩、三成患者如簡小姐一樣,對藥物產生強烈副作用,包含胃痛、皮層過敏,甚至肝腎功能異常等等,讓醫師與患者在治療上碰到很大難題。
選擇適當生物製劑 單一治療緩解病症
陳相成進一步指出,若是傳統治療副作用明顯,可經由與醫師溝通與評估後,選擇搭配生物製劑或採用單一生物製劑治療,達到病情控制與症狀的緩解。目前生物製劑種類眾多,又分為靜脈注射及皮下注射,其中少部分生物製劑可單一使用並有效緩解、穩定病狀,對於對傳統藥物副作用顯著,或者是本身有其他疾病對於一些藥品不適合之病患,是很大的福音。
切勿隱瞞其他病史 避免影響治療預後
陳相成醫師提醒,現在醫學進步,因應類風濕性關節炎亦有多種類型的用藥,可依照病患需求搭配用藥。但若是病患帶有肺結核、B型肝炎、糖尿病等相關疾病風險,需特別告知醫師,避免藥物交互作用產生不良後果,病患切勿隱藏自身病情或擅自停減藥物,才可達到有效的緩解症狀並控制病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6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