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失智成親屬間的利刃 創新照護修復情感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台灣醫療資源豐富,民眾受到完整的醫療照護,隨著進入高齡社會,許多長輩朋友除了身體的疾病問題,也出現失智情形。據衛生福利部調查,台灣在 2017 年的失智人口已達 27 萬人,更可能在未來 50 年突破 100 萬人;此外,台灣有 9 成以上失智者都住在家中,超過 5 成完全由家人照顧。因此除了政策計畫,創新居家照護需要整合醫療、家屬及專業照顧者;根據失智長輩狀況制訂照顧計畫,並理解失智者情況,來避免彼此間的挫折,達到照護的最佳狀態。
失智不等於失能 不同照護促生活機能
過去對於「失智」並無完整的照護措施,總將「失智」與「失能」相並討論。台北榮民總醫院失智治療與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醫師對此表示,事實上有 4 分之 1 的輕度失智者並不會失去手腳功能,因此針對兩者應設計不同照護方式,才能具最有效幫助。應考量「整合」及「永續」兩大面向,維持失智者多面向的日常機能,包含認知功能、社交功能以及生活功能,並讓失智者不單單是一時的恢復,而能持續面對生活。

不退就是進 照護者應適時喘息
針對失智者,王培寧提醒,面臨到最大挑戰的其實是照護者。許多照護者無法接受患者的前後轉變,而對親屬失去耐性,更造成自身的情緒低落。照護者應該隨時調整照護技巧及心態,並了解病程,在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照護,並明白「不退步就是進步」,維持失智者的既有能力,切勿過度期待可以完全回到常人生活,才是面對失智者的最佳態度。另外,王培寧也呼籲照護者,要適時喘息,給自己情緒及精神修復的時間,才能保有良好照護品質。
非藥物輔助有益照顧 一對一效果好
對於失智照護,許多民眾選擇藥物治療,但除了吃藥之外,非藥物輔助也是相當重要的照顧方式。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醫師表示,非藥物的輔療能刺激患者腦部、提升認知功能與溝通社交,也有許多文獻指出,一對一執行有更好的效果,例如:以日常對話的情境為基礎,透過聊天療癒心靈等,或以輔具來刺激生理功能等,都是良好方式。
適時尋求專家協助 創新照護可調性佳
過去對於失智者照護,多數家屬自行與醫療院所聯繫,或至傳統型的 24 小時照護中心,但時常碰上資源不足或無法針對個案因應的狀況。擔任照護管理師的杜佩芬說明,現行規劃的「創新失智症居家照護服務模式」,會依照失智者的現存能力擬訂照顧計畫,並以生活背景、喜好等,進行認知活動設計,同時要求受過失智症照顧專業訓練的照服員依計畫執行,隨時回覆長輩的狀況,並提供醫護團隊參考,保持可彈性調整的服務;串聯家屬與失智者,協助家庭共同面對。
家中有失智成員的林女士分享,過去自己面對失智母親總是彼此劍拔弩張,但後來藉由專業的輔導協助,讓雙方的氣氛逐漸和諧,才找到相處的最佳方式。她建議,面對失智親屬,很多時候自己沒有足夠力量,要適當尋求資源,方能提升失智者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5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