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造影技術 與植物人對話是有可能的!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高先生哽咽表示,兩年前父親因為車禍成為植物人,一直很想知道這些日子以來,躺在床上的父親的反應及感覺,而這也是許多植物人親友在心頭縈繞不去的想法,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現在與植物人對話並非不可能。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藍亭院長表示,透過腦部造影技術PET與fMRI,可看到植物人腦中特定區塊的活躍程度,並進一步判別患者想表達的感受。
腦部造影技術 尋求與植物人對話的可能性
藍亭院長表示,國外已有研究顯示,透過腦部造影技術,可看到植物人腦中訊號的變化,進一步判斷與其對話過程的意識狀態及反應,不僅提升照顧品質,未來甚至可能將「病人自主權」還給患者。研究顯示,植物人誤診率高達40%,過去國內外經驗,更有2成以上患者的意識程度與常人差異不大,可以清楚聽到及看到周遭的一切,對自己的身體也有感知,卻常因為誤診,被當成沒有知覺的患者對待。
國外已有研究透過訓練患者,想像特定情境,表達喜歡與不喜歡,並透過腦部造影技術觀察患者的大腦皮質變化。藍亭院長表示,這項研究主要透過腦部中的運動輔助區與旁海馬回的活化反應,來判斷病患的反應,而大腦的這兩個區分別與運動及空間記憶相關。研究透過嘗試請病患想像特定的情境,共持續30秒,例如「打網球」代表喜歡,想像「在家中來回走動」則代表不喜歡,當患者腦中想著打網球時,腦部中的運動輔助區,會有活化反應,也代表了YES,反之,想像爬樓梯時,另一區塊旁海馬回會有活化反應,也代表患者不喜歡,也就是NO的情緒,親友就能透過這些變化了解病患的需求、對照顧舒適度的反應。
腦部造影技術昂貴 號召更多捐助加入計畫
藍亭院長解釋,雖然研究團隊持續進行相關臨床試驗,不過由於PET與fMRI的費用昂貴,並非大部分的家庭所能負擔,因此植物人甦醒計劃面臨相當大的困難,需要號召更多捐助加入,才能讓計劃能順利進行。
臺北醫學大學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近三年評估了臺灣近150名患者,其中約有60人接受北醫大團隊檢查,作為臨床試驗的一部分。藍亭院長指出,目前發現有11名被診斷為植物人的患者很可能都有意識,可以清醒感知周遭事物變化,包括透過眨眼等反應來回應問話,這些患者都有很大的機會能透過腦部檢測與家屬溝通,並進而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研究證實了與植物人對話的可能,未來當然也能透過這樣的方法與植物人溝通,把自主權交還給他們。
【延伸閱讀】足測大數據出爐 逾9成國人步態有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