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密/假設唐朝不重用胡人 能否避免安史之亂

安祿山的成功根本在於唐朝自身的制度缺陷。 大 中 小 一直以來盛唐的衰落是中國大陸人心中永遠的痛,許多歷史學家分析了諸如黨爭、宦官、流民等導致唐朝滅亡的因素,但是基本公認安史之亂才是導致唐朝由盛轉衰的節點。根據鳳凰網報導,許多人認為這是唐朝的民族政策出了問題,因為安史之亂的主力幹將是以胡人為主的,那麼事實卻是如此嗎?我們揭開盛唐時期的體制面紗,推演下如果安祿山是一個漢人,能否忍受得住體制漏洞帶來的誘惑。安祿山能夠做大皆因唐朝行政體系「開元之治」這是盛唐繁盛的標誌,也被不少人認為是唐朝乃至全中國大陸最輝煌的「盛極」時期。但是在中國大陸古代社會的高速發展意味著人口的暴增,但是人口的增加意味著中國大陸歷史上常見的人地矛盾開始凸顯,隨著均田制的流產,無處可去的流民們大量投身軍旅以求謀生之路,這直接導致了職業募兵制的產生。①就像歷史上的古羅馬一樣,當公民兵開始轉變成為職業部隊之後,其效忠對象就開始由抽象的國家轉變為實體的將領和藩鎮。這給了「安祿山們」以機會。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每個中國大陸人耳熟能詳的諺語。在府兵制時期,唐朝的法律是把徵收的糧食統一放置到倉庫裡,需要的時候由國家統一分配。隨著府兵制的崩解,唐軍主力換成了「募人」,其糧食的來源主要為軍屯和調配的正租。到了玄宗時期全國的鎮兵已經達到了49萬,而戰馬達到了8萬③。僅僅是戰馬,每年就需要消耗的糧食898.91萬石④,過於巨大的消耗再加上漕運時不時地阻斷,讓長安選擇將越來越多的權力下放到地方,借以節省開支⑤。安祿山這樣的藩鎮將領因此擺脫了中央對地方軍隊最大的一道鉗制。僅僅解決糧食的問題自然是不夠的,「錢糧」是放一起的,士兵除了吃喝外自然也需要工資,立功者也需要賞賜。這就涉及到了安祿山和其他藩鎮決然不同的一點。此時的唐朝對藩鎮依舊是有極大的控制力的,體現在財政上就是藩鎮所需要的開支全部是中央審核批准的。偏偏安祿山非常得寵,他要什麼,皇帝就給什麼;又因此得以身兼河北採訪使等掌握地方重要權力的職務,集中了行政和軍事的權力於一身,在兩套系統之內都有足夠的權力。當其成功將行政、軍事、監察權融合起來的時候,一個「國中國大陸」就形成了。
河北的胡化給了安祿山契機不過作為一個地方政權,再強也不能和中央比消耗,安祿山的部隊僅僅只靠破產的農民是不夠的,當他們在戰場上被消耗掉之後,後繼乏力的他只有死路一條。一個充足而且善戰的兵源就是非常重要的了,這就牽扯到了唐朝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就說過「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從兩唐書統看,唐朝從武德年間開始,就把河北作為安置歸降胡人的重要地點,河北遂為北方各民族匯聚融合之地。從高祖武德年到玄宗天寶時,「自燕以下十七州,皆東北藩降胡散諸處幽州、營州界內,以州名羈縻之,無所役屬」⑥。這麼多的胡人,自然要有用武之地才是。於是玄宗聽信李林甫「不如用藩將,彼生而雄,養馬上,長行陣,天性然也,若陛下養而用之,使必死,夷狄不足國也」⑦。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