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食變勝食! 校園社區齊提倡「惜食」觀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世界糧食問題難以解決,相較於糧食不足的資源弱勢地區,台灣有豐富的資源,但卻產生「剩食過多」情形;其中「學校營養午餐」的剩食量極高,不但有過度浪費情形,也反映出學童可能有偏食或缺乏正確均衡飲食習慣等問題。對此,臺北市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與臺北市文山區景美國小合作,設計系列活動修正學童飲食習慣,並教導「惜食」觀念。
「向剩食及廚餘說bye bye」 三不健康飲食型態
據統計,臺北市公私立學校每日供應約 7 萬份午餐,廚餘量一天約 2 至 3 公噸,數量龐大。透過調查學童剩食情形的原因以及種類,發覺多數學童可能因為偏食或沒有均衡飲食習慣等問題。為了落實營養教育並給予輔導,讓學童擁有正確飲食習慣。臺北市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與景美國小合作,結合營養師推出「向剩食及廚餘說bye bye」方案,讓學童養成「吃正餐、不偏食、不過食」的三不健康飲食型態,增加學童蔬果攝取、減少零食購買,促進學童均衡健康飲食並理解珍惜食物的美德,有效降低校園午餐剩食及廚餘問題。
結合社區合作 有效減少食物浪費
臺北市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魏炆莉說明,透過系列活動方案,以競賽方式激發學童榮譽感並運用同儕合作力量,讓學童親身參與,塑造校園珍惜食物不浪費風氣。同時結合社區團體一起合作,建置「珍食分享再利用」機制,將各校準備好的備份午餐及水果分享至鄰里辦公處,成功減少校園備份午餐剩食問題,更邀請社區一起落實惜食精神。活動前每日廚餘量平均為 44.2 公斤,目前已經成功減少到 33.1 公斤,效果顯著。 
吃的健康懂得珍惜 建立學童正確觀念
除了解決剩食問題,景美國小營養師王子綾也規畫「午餐配膳小天使」訓練課程,教育全校營養午餐正確攝取量,秉持「321原則」,3 份全穀雜糧類、2 份蔬菜類以及 1 份豆魚蛋肉類,加上「健康飲食-均衡營養」的知能測驗活動,調整學童的飲食習慣,不僅讓學童建立健康飲食概念,也讓孩子們懂得珍惜、分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3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