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進入紫禁城內拍攝的電影, 還原了最真實的慈禧和清王朝,光群演就動員1.9萬名,至今無人超越!
![]()
11月26號,
義大利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去世了,
你或許對他很陌生,
但你一定聽過一部叫《末代皇帝》的電影。
Advertisements
![]()
1987年,《末代皇帝》在中國上映,
豆瓣8.9,五星好評10w+。
作為第一部進入紫禁城內拍攝的劇情片,
Advertisements 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全力合作的電影,
《末代皇帝》一舉獲得了奧斯卡9項大獎,
成就了電影史上的一段傳奇。
1984年,貝托魯奇第一次來中國,
之後,他就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國家。
並開始為《末代皇帝》的拍攝做準備。
1986年,他再次來到中國。
欣悅地感受著中國的變化:
看到人民的臉上有了燦爛的笑容,
也看到了中國正在開放。
![]()
Advertisements 《末代皇帝》的陣容,
彙集了當時華語影壇最頂級的配置,
男主尊龍(飾溥儀),是唯一一位
兩次提名美國金球獎的華裔演員。
女主陳沖(飾婉容),
不僅是當時炙手可熱的明星,
更是後來的奧斯卡金像獎評委。
![]()
Advertisements 電影講述了,
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一生。
從清末的一個兒童到戰犯,
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公民。
他的一生,
見證了百年的風雲巨變。
![]()
Advertisements 1950年,
溥儀從蘇聯被押送回中國等待審判。
幾個戰犯看到他,
不自覺地上前參拜,大呼皇上。
而溥儀則慌忙地躲進了燒水房。
溥儀大概覺得此去凶多吉少,
企圖割腕自殺,
並回想起了40年前的往事。
![]()
小皇帝一日日長大,
被嬌生慣養百般呵護,
周圍的人只告訴他,
他是皇帝,
他叫萬歲,
他想做什麼事情都可以去做。
但凡皇帝路過,
人們都會低下頭。
![]()
Advertisements
![]()
他也從沒有見過其他小孩,
終日陪伴他的只有奶娘。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
滿清王朝覆滅,
Advertisements 溥儀被廢除,
變成了紫禁城內的皇上,
他的疆土也只剩下從小玩耍的宮殿,
然而對這一切,
溥儀毫不知情。
![]()
年幼的溥儀,
經歷的這種尊貴一點點縮水。
當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
胞弟賭氣告訴他:
你再也不是皇帝了,
現在有一個新皇帝。
![]()
溥儀發怒,
質問周圍的人,
太監們安撫著小皇帝,
聽他的命令,
喝下了墨水,
證明了小皇帝的權威。
![]()
胞弟又拉著他去城牆,
當溥儀親眼看到嶄新的大總統,
他才意識到,大家都在騙他。
他散開自己的辮子,
質問他的大臣和師父:
「我還是皇帝嗎?」
![]()
在影片里,演員的服飾,
是建立在導演細緻的考據基礎之上,
如果追查起來,
可能比現在許多清宮戲真實得多。
![]()
人物轉變的各個階段,
都有不同的色調與光影,
表現了導演想要傳達的情緒,
與劇中人物的心情。
![]()
1915年,中國陷入軍閥混亂時代,
英國教師庄士敦首批入宮,
14歲的溥儀開始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
他養了一隻老鼠,貼身帶著,
不慎被庄士敦發現。
溥儀讓老師不要告訴別人,
於是小老鼠成為了兩人的小秘密。
![]()
皇帝越長越大,
想要離開紫禁城的想法也愈發旺盛。
他騎著自行車穿過了虹橋,
又過大殿走向宮門,
可大門被緊緊地關著,
溥儀敲門卻無人應答,
他將自己的老鼠重重地摔向大門。
![]()
紫禁城的一道宮門,
限制了他全部的自由,
也封閉了他所有的門。
到了該結婚的年紀,
他希望自己的皇后是個懂外語,
會跳舞的時髦女性,
但配偶是指定的,
婉容就是。
1924年,
溥儀已經完全是西式打扮,
他正和婉蓉打著網球,
民國的士兵卻闖了進來,
迫令溥儀遷出紫禁城。
![]()
這是溥儀在三歲之後,
第一次離開宮城,
庄士敦老師,
為他安排了英國大使館的庇護,
但是在新內務總管鄭孝旭的引薦下,
溥儀接受了日本人的幫助。
![]()
他企圖利用日本人,
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
建立自己的國家。
可他已經年近40,
依然不會自理生活,
系鞋帶都要靠以前的宮女協助。
那一刻,他終於發現
自己只是傀儡皇帝,毫無權力。
![]()
1945年8月,
日本無條件投降,
溥儀出逃之際,
看到了闊別已久的妻子婉容,
結果,他出逃未遂,
在長春機場被蘇軍俘獲,
被關押了整整十年。
![]()
1959年53歲的溥儀被特赦,
他憑藉在監獄里學成的手藝,
成為了一名花匠。
八年後,
溥儀又一次來到了故宮,
這裡已經沒有遊人,
他獨自登上太和殿,
故宮管理員的兒子上前制止。
溥儀說,
我才是中國的皇帝。
為了證明這一點,
他從龍椅下掏出了50年前的小籠子,
小孩打開看,不知為何,
竟然有一隻蛐蛐從籠子里爬了出來,
而溥儀已經不見……
![]()
之後的每天,
都會有許多人來參觀太和殿,
幾乎每個導遊都會介紹這是太和殿。
在這裡登基的最後一位皇帝,
是愛新覺羅·溥儀。
![]()
出於對大師的尊敬,
以及國際上的友好,
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
沒有對電影內容做出任何限制,
而且排除萬難來保證電影的拍攝,
保護文物的護欄都被移除。
![]()
如果要用一個詞,
來形容對《末代皇帝》的第一印象的話,
那個詞,應該是「
宏大」。
從1908年慈禧駕崩,
到1967年溥儀去世,
期間經歷了辛亥革命、
北伐、偽滿、抗戰、新中國的成立。
而從影片的拍攝來看,
導演以義大利歌劇式的絢麗誇張,
鋪排出中國宮廷一連串繁複豪華的場面。
放在今天,任何一部宮廷戲
都不能達到此水準!
![]()
電影全篇共計使用了
19000名群眾演員,
其中發動了2000多名志願者剃光腦袋,
去演旗人。
![]()
但是影片又以大見小,
宏大的場景只是為了把溥儀,
從一個普通孩童推上至高無上的寶座,
而後又隨著成長跌落回普通人。
這種宏大並非目的,
而是一個工具,
是為了對末代皇帝的歷程進行探索。
![]()
可以說,影片將生活的真實性,
與宏偉的場景結合了起來,
而又不完全拘泥於歷史事實。
慈禧的卧室里,
一尊尊佛像和佇立一側的太監,
以及那隻活了半個世紀的蟈蟈,
都有
極豐富的象徵內涵。
![]()
整部電影,
導演運用色調光影和攝影角度,
跟隨主角內心世界的切換而改變。
時而朦朧,時而壓抑,
時而光明,時而灰暗,
時而夢幻,時而真實。
鏡頭語言非常考究。
![]()
宮廷是一座陰森又豪華的監獄,
蟈蟈雖渺小,
卻具有生命力,
它是歷史的見證人,
目擊了一個封建王朝的土崩瓦解,
見證了一個國家的動蕩飄搖,
就像是溥儀。
![]()
最後,溥儀把它放了出來,
也是放出了牢籠中的自己。
而對於導演貝托魯奇,
誰會能想到,
中國最深刻的宮廷戲,
竟會出自一個外國的天才導演之手。
![]()
貝托魯奇的一生,
執導過很多作品,
像讓人臉紅的《戲夢巴黎》,
像情慾瀰漫的《巴黎最後的探戈》,
但只有《末代皇帝》,
深深地留在了中國觀眾的心中,
並啟蒙了中國電影的蒙昧。
通往天堂的路也許很黑很長,
但大師的作品永遠明亮。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