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嫩毛茸茸小萌物誕生 褐林鴞寶寶賣力啄開蛋殼

▲褐林鴞寶寶。(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大 中 小 台北市立動物園首次人工孵化珍貴稀有的猛禽-褐林鴞,目前剛滿15日齡的雛鳥全身覆滿著白色的絨毛,每到餵食時間努力張口討食的模樣,十分可愛也令人憐惜;園方更派出三位專責保育員輪番接力照顧,期待小寶寶能夠順利長大茁壯。園方表示,過去褐林鴞夫妻雖然曾經有產下受精蛋的紀錄,卻在孵化後期因為胚胎不健全或停止發育等可能因素,導致母鳥依循物競天擇本能,隨即放棄孵化,並且啄食蛋體補充流失的養份。
▲褐林鴞媽媽「寶咖咖」。(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終於在今年5月上旬,保育員再度發現林鴞產蛋,不過蛋並沒有安穩地待在巢中,而是產在戶外活動場的地面上,保育員檢視後發現蛋殼完好無破損,便立即將蛋送往人工孵化室進行孵化。即使「棄蛋」成功孵化的機率很低,但保育員仍不放棄希望,最終於6月1日傳出好消息,蛋中的小寶寶賣力地啄開蛋殼,歷經30小時的努力,終於在隔日下午2點15分順利破殼而出。甫出生的褐林鴞寶寶體重約39公克,濕濕的身體看起來粉嫩粉嫩的,等完全乾躁之後,就變成白色毛茸茸的模樣。由於褐林鴞是動物園未曾以人工哺育雛鳥的新物種,負責照顧褐林鴞寶寶的保育員們都繃緊神經、全力以赴,希望能讓寶寶順利成長茁壯。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