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為了降房價 打起了大陸的主意

以色列為降低房價,引進大量大陸勞工。 大 中 小 最近,當大陸人還在為新一輪的房屋限購政策而愁眉不展時,在亞洲的西岸,地中海的東岸,以色列貌似已經為自己的高房價問題找到了解決方案—跟大陸借工人。危機根據鳳凰網報導,3月真是北京繁忙的外交月,前腳剛送走乘鍍金扶梯的沙特土豪國王,後腳,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就帶著超百人的商界代表團訪華,堪稱史上最大規模。3月20日,中以雙方在閉門會談後簽署四項協定:《中以經濟技術合作三年行動計劃》《中以共建國家聯合實驗室諒解備忘錄》《中以招募大陸工人在以特定行業短期工作協定》以及《中以修改民航協定議定書》。其中,《中以招募大陸工人在以特定行業短期工作協定》中稱:以色列將引入兩萬名大陸建築工人。而且,根據大陸商務部和以色列內務部1月4日簽署的會談紀要,以色列將在正式簽署協定後的半年左右時間內引入約6000名大陸工人。為什麼偏要大陸建築工人?答曰:『為了救市,什麼市?房市唄。』跟大陸一樣,以色列現在也被『住房問題『困擾。在2006年到2016年的10年間,以色列的房價猛漲了82.1%,但尷尬的是,雖然房價一路飆高,住宅建築產出的實際增長率卻為零。政府不造房,房價哪能不上漲?2011年,以色列還因為房價上漲過快,爆發過30萬人的街頭抗議。以色列房屋部長庫蘭就曾不無憂慮的表示,以色列的住房危機正在升級,嚴重影響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所以,2015年尼坦雅胡新政府上台後,就把解決住房問題當做了頭等大事。怎麼辦?當務之急就是增加供給,造房子!尼坦雅胡曾就此表示:『這是降低房價必要和重要的一步……建造許多公寓,從而增加供給,最終改變房價走勢。』為此,以色列定了一個小目標:100萬套住宅。但以色列這個國家,人雖然不多,但以色列人少有從事建築、基建等工種,本地巴勒斯坦人和外勞成為建築工人的主力。不過,當地建築工人好像對這份工作熱情並不高,從業人數不夠,建造效率完全跟不上趟。所以,這也是以色列向大陸引進建築工人的原因。對大陸來說,造點房子,簡直不要太容易,這些年我們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但大量引進勞工,必然衝擊本地勞工市場。所以為此,以色列住房委員會還頂住了國內承包商和建築商的反對壓力,引進外國建築公司,進入以色列房地產市場。通過國際招標的方式,選擇了6家住房建設經驗豐富、財務狀況穩定的外國公司。最終選出的6家公司中,居然有5家都是大陸公司。徵結我們先看看以色列高房價到底是怎麼造成的。首先,以色列的地形條件決定了其人口分布。以色列位於地中海的東南方向,沿海為狹長平原,東部有山地和高原。以色列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以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海法為代表的大中型城市。大量聚居的人口促使有限的住房成為稀缺資源。其次,以色列的房屋也面臨一個土地使用權的問題。據以色列時報記者大衛·霍羅維茲介紹,以色列的不少房屋因為土地所有權歸教會所有,所以在買房時,買主面臨跟之前大陸人買房時類似的擔憂:房子倒是住進去了,土地使用權到期了怎麼辦? 就這樣,不少土地所有權不明的房子被買房者排除在外。而這又變相縮減了住房供應。另外,以色列還存在大量的『鬼屋』,倒不是因為屋子鬧鬼,而是因為這些房屋的所有者都是外國業主。這些外國業主買房只是用來旅遊度假,平常就空置。所以,一邊是當地居民求房無門,一面又是大量空置。如何將存量房和空置房『逼出來』成了以色列政府苦惱的問題。為此,以色列政府推出了空置稅,通過查這些『鬼屋』的水電費帳單確定是否空置,從而收取每年可能高達幾千美元的空置稅。但根本問題還在於房子供應量太少。國家為住宅建設提供的土地數量,深刻影響著建築商開工的數量。比如,在2014年,政府有足夠的土地上市,開發商創造了5.5萬戶住房,而到了2015年,政府供地縮緊,這一數字就下降到4.42萬戶。等到2016年頭10個月,這一數字就只有2.92萬戶。土地供應量上不去,房價能不漲麼?所以,為了提高土地供應量,從去年開始,以色列政府推出政策,允許工業用地在滿足條件下轉為住宅用地。政府也推出經濟適用房,即通過抽籤方式給年輕家庭購買經濟適用房的機會。與大陸相似,房產商只有建造一定比例的廉租住房,才能獲得新專案的建築權。但一些經適房位於約旦河西岸地區的猶太定居點,以及擴張後的耶路撒冷的猶太社區,這些經適房一般都提供給買不起房的人,但便是便宜,畢竟在巴以衝突的前沿,很不安全吶。對於有錢或沒有資格買經濟適用房的人來說,只有買城市裡的商品房了。政府為了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理想,嚴厲打擊炒房、囤房者。為此,以色列推出了針對擁有三套及以上房產者的房產稅計劃。但是,稅上去了,房價和租金也跟著上去了。所以,以色列政府思來想去,還是要增加供給,多造房子才是解決住房危機的治本之策,於是就有了2萬大陸建築工人的引進計劃。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