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兄弟返鄉務農 機械化作業延續家鄉洋蔥產業
▲洋蔥兄弟謝永祥(右)謝永仁返鄉從農,機械化作業延續家鄉洋蔥產業。(圖/記者陳宗傑攝,2017.4.1,7) 大 中 小 住在恆春43歲的謝永祥及38歲的謝永仁兩兄弟,不忍家鄉洋蔥產業式微和顧及父母身體健康因素,謝永祥辭去中船國營事業的工作,返鄉與弟弟謝永仁一起為洋蔥產業努力,同樣有機械背景的兩兄弟,改裝分級選別機及進口播種機,謝永祥在內場負責進貨分級包裝,謝永仁負責外場田間管理與農民契作,兄弟聯手機械化作業,減輕人工短缺壓力,讓洋蔥產業得以延續發展。提到洋蔥大部份的人都認為國產洋蔥品質最好,而且辛辣味中帶有一股香氣,謝永仁說,除自有5公頃蔥田外,契作面積將近100公頃,洋蔥耐貯放,保存條件好的話可長達半年之久,銷售到餐廳、量販超市及加工使用,洋蔥用途廣泛,可鮮食可烹調,是一種國際性蔬菜。謝永祥16歲就考進中船公司上班,中間經過進修及各種考試進階到工程師職位。他說,父母親很早就希望他辭去工作回來幫忙管理洋蔥事業,這幾年他一直思考這個問題,再加上父母親年紀大了,雖然弟弟一直在家鄉務農,但農忙時確實忙不過來,他常利用假日回來幫忙,但還是有限,幾經思考,今年2月把每月有8-9萬薪水的國營事業鐵飯碗工作辭去,回來種洋蔥。
▲洋蔥兄弟謝永仁和謝永祥返鄉從農,機械化作業延續家鄉洋蔥產業。(圖/記者陳宗傑攝,2017.4.17)謝永仁從軍中退伍後,就一直留在家裏幫忙,將近有15年時間,他看見洋蔥產業逐漸沒落,種的面積一直減少。他表示,農村人口老化,必需引進機械來取代,所以進口分級選別機,而且是第一台履帶式,可以分到6級,現在更將進口播種機,自己培育種苗,省工栽培,才能在同一時間種完所有蔥苗,可省去三分之一人力,才不會像今年太慢種的果型較小。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表示,恆春半島是洋蔥主要產區,目前面積約在550公頃左右,以恆春、車城、枋山鄉鎮為主,產期在4月份,但今年種植期間因氣候影響延後種植,而較慢種的碰到最近炎熱天氣,因球根已成熟而必需採收,所以球型略小,大中球比率在4:6之間,目前價格大球15公斤裝約在270元,中球240元,價格比往年略高。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