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任教師遭切割丟飯碗 教部:基於社會資源不宜重複保障
![]()
▲高教工會今(17)日於教育部前抗議,指出勞動部與教育部將未具本職兼任教師以及具本職兼任教師做出切割。(圖/記者吳宛縈攝,20170117) 大 中 小 今年8月1日起大專院校編制外未具本職的兼任教師即將適用勞基法,但高教工會今(17)日於教育部前抗議,指出勞動部與教育部將未具本職兼任教師以及具本職兼任教師做出切割,導致1萬多名未具本職教師恐丟了飯碗,抗議後一群教師試圖衝入教育部,引發衝突。高教工會指出,有部分學校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要求教師拿出其他地方的在職證明才予以續聘。像是實踐大學高雄校區就在院務會議紀錄中提出,「請各系配合105學年度第二學期不要新聘未具本職之兼任教師,及自106學年度第一學期起不再聘任未具本職之兼任教師。另堅持要聘之學系其所衍生相關支出,由該學系自行負擔」。高教工會痛批政府切割兼任教師身分,儼然是打開一到「後門」,讓大學規避聘用未具本職的兼任教師,要求立即取消切割身分。對此教育部人事處處長李秉洲回應,現有1萬3227位未具本職的兼任教師,為保障其勞動權益,教育部已於新年度編列新台幣6000萬元預算,補助學校聘用兼任教師衍生的費用,避免學校因成本增加而兼任教師;另外107年以後也將逐年編列經費,支助學校。李秉洲也強調,聘請老師應兼顧他們的專業能力,而非以是否具有本職作為考量,希望不要影響私校聘用兼任教師的意願。李秉洲也說,的確有接到各地教師的陳情,已行文至各校要求了解實際情形,並計畫成立調查小組,若確認有因為教師未具本職而不予聘任,可列入對學校獎補助款的考量範圍。而教育部也表示,將未具本職兼任教師納入勞基法是為加強對其的保障,但具本職的兼任教師已在其他地方納入勞基法,基於社會資源分配正義來看,不宜重複保障。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