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白袍」就失控 1/3人飆血壓

▲國內臨床觀察,高達3分之1的人有「白袍症候群」看見醫師就緊張,血壓失控狂飆。(圖/記者陳鈞凱攝,2017.5.3) 大 中 小 一見到醫師白袍就飆血壓,國內心臟內科臨床觀察發現,高達3分之1的人有俗稱的「白袍症候群」問題,一進醫院診間量血壓就失準,緊張到血壓狂飆,收縮壓平均要比在家自己量高出16毫米汞柱,若醫師據此調高藥量,反可能造成低血壓、重要器官血流不足或姿勢性低血壓等。成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劉秉彥看過「白袍症候群」效應最大的高血壓病患為一名50多歲快退休的女老師,平常在家血壓控制良好,皆在130左右,但只要回診一進診間,血壓瞬間飆高到180,差距高達50毫米汞柱。有趣的是,劉秉彥曾要求該名女老師配合做實驗,一路從診間、服務櫃台量到醫院門口,果然血壓數據一直降,凸顯「白袍症候群」的真實影響。劉秉彥強調,有鑑於此,臨床醫師多半不會把病人回診量測的血壓數值當成調整藥物的唯一依據,往往會要求病人一併帶回近一周、在家的量測統計,才敢增減藥量,否則藥下的太強,就怕反而引發低血壓等負面效應。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提醒,高血壓患者在家正確量測血壓,應要遵守「722」原則,即一周7天、每天早晚2次以及每次量測2遍取平均;且買了血壓計之後,應先左右手各量幾次,取血壓高的那一隻手,做為未來量測的手。一般人常忽略的是,量血壓也不只限定坐著量,王宗道說,不妨可以站著、坐著各量一次,如果兩者收縮壓相差超過20以上,即代表血管彈性較弱,容易有姿勢性低血壓問題,在坐下起立的動作轉換之間要特別留心,預防頭暈受傷。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與台灣高血壓學會今(3)日更共同說明「2017血壓控制新標準」,強調雖然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仍是140/90不變,但由美國國家衛生院所領導的大型臨床試驗證實,收縮壓小於120毫米汞柱,相較於小於140毫米汞柱更能減少死亡率及心衰竭,因此針對心血管患者、腎臟病患者及75歲以上的高齡患者,以AOBP(自動化診療室血壓測量系統)測量的目標值應降到收縮壓120以下;若是以傳統血壓測量也應該降到130以下(75歲以上患者為小於140以下)。
▲2017血壓控制新標準。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