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佳佳之父」陳小平 機器人記者是智慧時代的一小步
4月24日,機器人佳佳通過網路與科技觀察家凱文·凱利對話。 大 中 小 由新華社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起在安徽合肥邀請機器人『佳佳』作為新華社特約記者,與美國著名科技觀察家凱文·凱利進行人機對話。佳佳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可佳』機器人團隊聯合國內合作夥伴,歷時3年研製出的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根據新華網報導,『對話全球人工智慧專家和科技媒體大咖,我們過去從未做過!』談起24日中國人工智慧機器人佳佳,作為新華社特約記者的全球連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器人實驗室主任陳小平說,『對話期間的許多不可預測性,對我們也是挑戰!』陳小平被稱為『佳佳之父』,參與了佳佳的開發和不斷改進。『目前的佳佳是第三代,未來馬上要出3.5代,今後第四代、第五代的佳佳還會更優秀,而首次機器人記者採訪只是智慧時代的一小步。』陳小平說。與第一、二代相比,現在的佳佳比較有特色的進步是有了表情。陳小平說,一代、二代有人機交互功能,但1000多人次實驗顯示,人們對她的注意力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因為她和人說話時面無表情。而佳佳三代不僅有了表情,還能察言觀色,現在的交互效果就很好,人們感覺親近了很多,願意在她面前停留更長時間。儘管佳佳的軟體系統也進步了不少,但與人開展英語對話還有許多不可預測性。陳小平說,除了一些準備好的問題,她更多的是自主反應,有時嘉賓的回答可以觸發她的問題機制,為了確認嘉賓的問題,她也會反問嘉賓問題,你來我往,能聊不少句。而對嘉賓提的問題,她隨機反應,經常有讓人吃驚的回答,突顯有表情、有回答能力的擬人智慧機器人更能打動人。『當然這些對話期間的不可預測性,對我們也是技術挑戰,今後還需不斷更新她的常識庫,優化她對嘉賓背景的邏輯分析和她的語音識別能力,爭取有更精彩的對話。』陳小平說。機器人除了可以做記者,今後能做的事會越來越多。對此,陳小平認為,應該持一個開放態度,『首先不用過於擔心,此次的機器人記者全球連線不可能讓機器人完全自主。自主對話屬於技術要求極高的類型,佳佳與人們期待的理想狀態還有距離,當然這代表了一個方向』。此外,未來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是普遍性、滲透性的,會帶來很多便利。陳小平介紹,他們研發的『可佳』系列機器人做的是家庭服務,如果投放市場,未來家裡雜事都可以交給機器人,將會改變生活。總體來說,未來人工智慧會給生活、生產帶來很大變化。其實,在人類發展史上,不斷將體力勞動交給機器去做,這個方向沒有改變過。陳小平說,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任務交給機器。『當然機器搶了不少工作,因此看到好的一面,也要注意存在的問題,』陳小平認為人類要考慮自己,『機器部分取代人工後,我們要幹點什麼,現在開始要關注了,這個沒有現成答案。』陳小平指出,以往研究機器人都是研究技術,通過理性思維把意圖實現,都是用腦的研究,『佳佳不一樣,我們除了用腦還要用心。我們要想讓佳佳表現出正面的情感,對我們也是新的體驗。這也是為何她叫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她確實可給一部分人特有的感受:你明明知道她是機器人,卻又覺得她很像人』。『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和佳佳相處時會感到短暫的恍惚,懷疑這是人還是機器,』陳小平說,『這種感覺非常好,非常奇妙。人類應在不同方向上,超越一些傳統的邊界,而佳佳就代表了一個方向。佳佳在全球連線中的進步,是這個智慧時代機器人邁進的一小步。』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