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牽編織60年 施秀媚個人針織展鹿港公會堂登場

▲鹿港公會堂舉辦「針線情深─施秀媚個人針織展」,展示鹿港阿嬤施秀媚針織作品,歡迎各界民眾參觀。(圖/記者陳雅芳攝,2017.5.29) 大 中 小 鹿港鎮施秀媚阿嬤情牽編織60年,從小就愛編織的她,多年來在日本學習、之後又遊歷歐洲尋求靈感,後來才返回鹿港老街,這位阿嬤的手工精巧,編織呈現天然亮麗的色彩,鹿港公會堂即日起至6月18日舉辦「針線情深─施秀媚個人針織展」,展示鹿港阿嬤施秀媚針織作品,歡迎各界民眾參觀。「針線情深一甲子,手工傳承數百載」手工藝術的長河中,海涵萬種喜怒哀樂,在彼此的交織融合中,施秀媚個人針織展,從常見的毛帽、毛帽、冬天與夏天的衣物、圍巾、桌巾、大型作品、到簡單的手機與周邊小配件等數十件。
▲鹿港公會堂舉辦「針線情深─施秀媚個人針織展」,展示鹿港阿嬤施秀媚針織作品,歡迎各界民眾參觀。(圖/記者陳雅芳攝,2017.5.29)1940年代出生的施秀媚女士,從小便看著長輩縫織小物品,中學時期透過學校家政課勾織出簡單的小作品,初步建立對編織的興趣。1970年代由於對編織的熱情不減,決定遠赴日本東京學習,先後在東京拓殖大學學習日語,後在日本編織出本社所開辦的編織教室學習各種編織手法與技巧,慢慢開啟施秀媚的彩色人生。
▲鹿港公會堂舉辦「針線情深─施秀媚個人針織展」,展示鹿港阿嬤施秀媚針織作品,歡迎各界民眾參觀。(圖/記者陳雅芳攝,2017.5.29)隨著時代轉變,編織的技術層出不窮,各國編織業亦發展出不同風格,施秀媚為學習編織也遠赴英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等歐洲國家,參加研習會,參觀各國各式各樣編織品,學習各國的編織技巧,參考不同國家的文化風格。旅居日本近四十年,決定在最後回到家鄉鹿港,對這數十年來的心路歷程,施秀媚說「回到鹿港,這是我對家鄉的一個懷念,回來把老家打開來,每天也可以上上香,或者是見見一些朋友,所以我就決定,我要回來這邊。」鹿港鎮長黃振彥表示,鹿港阿嬤施秀媚為鹿港、為台灣傳統文化保留手工編織的技術與作品,並用「愛」推廣這項傳統藝術,在現在工業化時代的社會上,是很難能可貴的一件事情。
▲鹿港公會堂舉辦「針線情深─施秀媚個人針織展」,展示鹿港阿嬤施秀媚針織作品,歡迎各界民眾參觀。(圖/記者陳雅芳攝,2017.5.29)期望藉著這一次展覽,將傳統藝術再次呈現在民眾面前,讓民眾知道耗時費工的編織品,有著現代工業技術所沒有的傳統藝術文化價值,並激起民眾與傳統藝術的感情。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