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工設系「友善垃圾桶」 入圍德國紅點概念設計獎
![]()
▲大葉大學工設系大四生繩憶蓮、曾耀生、陳姿含等人,設計友善垃圾桶,入圍紅點大獎。(圖/記者陳雅芳攝,2017.5.29) 大 中 小 大葉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大四生陳姿含、繩憶蓮、曾耀生,因為親眼看到街友翻垃圾桶找食物的情況,大三開始發想擁有放剩食平台的「友善垃圾桶」,歷時一年改良,這項關心街友的作品,入圍2017德國紅點概念設計獎。學生們開心地說,希望暑假能收到得獎的好消息。曾耀生指出,他們希望透過設計,讓大家可以把剩食分享給街友。此次入圍紅點的「友善垃圾桶」,垃圾桶上方有三格放未吃完食物的平台,每一格都搭配了智慧感應裝置,會偵測食物放入時間,根據當天氣溫,推估超過保存時間後,平台後側的門會開啟,讓食物掉入垃圾桶,減少街友吃到腐壞食物的問題。
![]()
▲大葉大學工設系大四生繩憶蓮、曾耀生、陳姿含等人,設計友善垃圾桶,入圍紅點大獎。(圖/記者陳雅芳攝,2017.5.29)陳姿含回憶說,她曾經目擊一名街友從垃圾桶翻出一個便當盒,盒子裡只剩下排骨的骨頭,街友小心翼翼啃著骨頭上僅存的一點點肉,帶給她很大的衝擊。第一代「友善垃圾桶」在垃圾桶背面設計了一個空間,民眾可以把吃剩的食物放進去,供有需要的人拿取,他們在台中火車站進行街頭實驗,發現很多人願意放食物,街友們的接受度也很高。但這個作品放上網路後,很多人質疑食物無法保鮮等問題,因此他們反覆改良,設計了有感應裝置的第二代「友善垃圾桶」。
![]()
▲大葉大學工設系大四生繩憶蓮、曾耀生、陳姿含等人,設計友善垃圾桶,入圍紅點大獎。(圖/記者陳雅芳攝,2017.5.29)工設主任郭介誠認為,「友善垃圾桶」是結合日常觀察與使用者思索的作品,學生們從社會福利、人道關懷的角度跟社會對話,探討如何讓設計為社會服務,因此能在德國紅點這個世界競技的舞台,受到評審青睞。今年2017紅點概念設計獎,工設系一舉入圍了16件作品,相信經過六、七月的最終評審,一定會有亮麗的成績!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