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萬象/廣西山裡孩童脫貧 上演「穿越」回童年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勇村弄頂屯的孩子們扛著生活用具去學校(右圖,2012年9月3日攝),如今,水泥公路已經從學校修通到家門口(左圖,2017年1月11日攝)。 大 中 小 據統計,廣西貧困人口數量從2010年的1012萬減少到2016年的341萬。根據台灣網報導,曾經,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勇村弄頂屯的孩子們,扛著生活用具去學校,如今,水泥公路已經從學校修通到家門口。學校的條件也得到改善,配置了棉被、席子、飯盒等生活用具,孩子們不用在開學和放假時背著行囊在崎嶇的山路上攀爬。隨著脫貧攻堅工作不斷推進,原本『千重山,萬層嶺,不通水,不通電』的廣西大石山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天路工程』逐步讓山裡娃的上學路不再艱險;『營養改善工程』讓百萬山區青少年告別『黃豆拌飯』;『攻堅大通鋪工程』讓越來越多的山區孩童能安然入睡。廣西還將繼續投入資金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讓校園成為大山裡最美的風景。七年間,山鄉面貌和生活條件的劇變,成為山裡娃銘刻於心的記憶。
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勇村,13歲的藍國鋒騎自行車去學校打籃球,和5年前走山路放假回家的自己及小夥伴們『相遇』(拼版照片,左圖2017年5月7日攝,右圖2012年7月4日攝)。如今,當地政府已經將水泥公路從學校修到屯里的家門口,『天梯』上學路成為歷史。
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雷村哈寶屯,12歲的蒙文超在家門口的公路上,伸手去『接』5年前爬懸崖放學回家的自己(拼版照片,左圖2017年5月5日攝,右圖2012年9月5日攝)。如今,他家已經搬遷至公路邊,並建起了一棟三層小樓,告別了以前危舊的木瓦房。
曾經,廣西河池市山區小學生的午餐是『黃豆拌飯』(上圖,2011年3月24日攝)。『營養改善工程』實施以後,孩子們可以吃到營養搭配的飯菜(下圖,2017年5月7日攝)。
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雷小學,學生和三年前的同學『打』乒乓球(拼版照片,左圖2015年12月10日攝,右圖2012年12月27日攝)。近年來,當地政府加大對學校的投入,大大改善了學校的基礎設施條件,學校配置了新的乒乓球桌和球拍。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雷村少年蒙富松,穿著球鞋的右腳和5年前光著的左腳(拼版照片,左圖2017年5月21日攝,右圖2012年9月5日攝)。5年前,蒙富松每天要攀爬懸崖去上學,如今他家已經搬遷至公路邊。家裡在前年已脫貧,父親給酷愛打籃球的蒙富松買了球鞋。
在廣西凌雲縣伶站瑤族鄉浩坤村,14歲的韋小妹用檯燈『照亮』7年前在煤油燈下學習的哥哥韋富喜(拼版照片,左圖2017年5月13日攝,右圖2010年5月14日攝)。韋小妹家曾住在位於千公尺山坳之上的村寨,不通水、不通路、不通電,環境險惡,村民生活極其貧困。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韋小妹一家搬遷到了山下的馬路邊生活,條件大為改善。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