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憲義叛逃美國29年 越洋視訊受訪闡述心路

1988年1月棄職逃到美國,導致我國核武研發計畫毀於一旦的前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在沈默近30年之後,最近接受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陳儀深(右)的訪問,完成「核彈!間諜?CIA」一書。出版社9日舉行新書發表會,並讓張憲義(後)以網路視訊方式,對國內現身說法。中央社記者徐肇昌攝 106年1月9日 大 中 小 前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1988年1月由美國中情局CIA安排叛逃出境,時隔29年,張憲義接受中研院副研究員陳儀深口述訪談後,出版的「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紀錄」今(9)日上午舉辦新書記者會,張憲義首度以越洋視訊連線受訪,闡述當年如何與CIA人員聯絡以及決定出走原因。張憲義透過越洋視訊連線方式,接受媒體提問,他說,當年大學畢業後,台灣當年自行發展核武以自保,而他在1967年到1988年間參與台灣核武研發工作。張憲義解釋當年在辭退書中,表示離開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民進黨,他說到現在回想起來仍感到驚訝,強調不是針對民進黨,而是擔心政治野心人士及軍事強人利用核武,反而影響台灣人民的安全。張憲義提及,當年與美方人員定期2、3個月在士林夜市附近會面,談論內容為台灣核武研發的重要採購項目,或中科院及政府的簡報內容。張憲義指出,當年美方安排他以一家在美國註冊的正式公司職員名義,給他正式簽證及新護照,於1988年1月搭飛機抵香港,再轉飛西雅圖,而太太則是先飛日本,再轉飛美國與他會合,夫妻倆被安排住在華盛頓特區,由CIA幹員嚴密保護。張憲義說,因為他判逃出境,美國政府認為他回不了台灣,於是支付他一筆安家費,而父親也一再告誡他別回台,直到病危前仍擔心兒子,經常在睡夢中大喊「張憲義千萬不要回來」。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