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人老愛看兩個胖子打架?原因居然是...
![]()
最近, 印度神片《摔跤吧!爸爸》 在國內熱映, 讓無數吃瓜群眾得以在大屏幕上 欣賞到一場場緊張刺激、 技法炫麗、比分跌宕的近身肉搏賽。
![]()
但其實, 在源遠流長的中華五千年文明裡, 最原始的摔跤於上古時期便已出現。 據司馬遷《史記·黃帝本紀》記載: 「蚩尤氏頭有角, 與黃帝頭,
![]()
這裏說的「角牴」就是指 二人在格鬥時不僅手腳並用, 還可以用頭衝撞對方身體。
![]()
到了晉代, 「角牴」漸漸出現了另一名稱「相撲」, 並相傳遠渡東瀛, 來到了我們的鄰國日本。
![]()
可奇怪的是, 原本追求筋肉精奇、 身手敏捷的「摔跤」運動, 在日本就變成了兩個大胖子 穿着丁字褲凸着肚子慢吞吞地打架。
![]()
儘管如此, 日本人的特色相撲 時至今日仍圈粉無數, 「國技」地位無可動搖。
![]()
相撲選手在賽場上勇猛「廝殺」 不但可以收穫無數 男同胞的吆喝與掌聲, 而且在社交網絡上也
![]()
比如今年5月, 日本相撲協會官方Twitter放出了 某選手在櫻花樹下嫵媚擺拍的照片, 就瞬間引發破萬的轉發和點讚。
![]()
大量花痴「迷妹」於下方評論: 「莫名的寫真模特感。」 「這種照片應該看慣了呀, 可眼睛還是不知該投向何處?」 「好性感!」 「希望能製作成日曆周邊。」
![]()
敬業的她們從不甘心只做 鍵盤俠來表達對男神們的喜愛, 還建立了專門的應援網站, 不定期組織聚會討論 到現場支持男神該帶 什麼慰問禮物才足以展露真心。
![]()
舉辦相撲比賽的場館人員 早已敏感地覺察到這些 體格驚人的選手們 和嬌小的年輕女生間 誕生了微妙動人的特殊粉絲情結, 於是靈機一動設計出各種 人氣相撲手的等身人形立牌, 一經推出果然大受歡迎。
![]()
於是, 日本各行各業都按捺不住 腦洞的井噴和商機的誘惑, 開始針對這群特別的迷妹 策劃一系列別開生面的活動。 比如某電視台舉辦了一個 「被相撲選手公主抱」的綜藝節目, 儘管只有區區6個名額, 但最終報名人數竟突破了8000人!
![]()
有一間相親機構乾脆投其所好 推出了「相撲相親會」, 即素未謀面的青年男女 一邊看比賽一邊吃火鍋聊天, 據說激情洋溢的周邊氛圍 能大大提高雙方好感度。
![]()
在日本悠久濃厚的相撲文化薰陶下, 迷妹們前赴後繼地對這些具有 鮮明「反差萌」的大胖子心生好感。
![]()
相撲是一項始於禮止乎禮的運動賽事, 輸掉的一方即使感到失意, 也必須對結果表現得寬容大度。 級別越高的「大力士」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也要保持 陽光積極、親切和善等品質; 如果出現酗酒鬧事或 謾罵打架等不守禮儀的舉動, 將會為行業和觀眾所不齒。
![]()
巨人的身體里居然 住着一顆溫良淳樸的心,
![]()
更重要的是, 這種奇特的「反差萌」 能第一時間刺激人們 尤其是女性的注意力。 相撲手圓嘟嘟的五官和隨性的舉動 會讓人聯想起嬰兒的稚嫩和單純, 從而引發迷妹們泛濫的關愛與追捧。
![]()
去年年末, 牛津大學就有一項科學研究指出, 讓人放下戒備心的可愛外形, 能激發大腦中控制快樂的多巴胺分泌, 從而收穫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
因此, 「碩大而可愛」的形象無疑 加倍觸動了我們內心深處 最敏感而柔軟的部分。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 熊本部長和大熊貓寶寶 這些「巨型萌物」能迅速風靡全球, 讓我們愛不釋手。
![]()
看來, 胖胖惹人愛, 並非沒有道理。
![]()
▲ 以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點擊閱讀,推薦文章 汶川丨我們都還記得。 廣州丨你有想過,你的貓狗有一天會死嗎? 廣州丨城區里最後的漁民,50年來卻在親手填江蓋房。
![]()
本文已獲 那一座城 授權 微信號:thecity2015
原文標題:日本丨為什麼日本人老愛看兩個胖子打架?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