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離職理由第一名是? 4個迷思讓你領不了高薪

▲(圖/stocksnap.io) 大 中 小 薪水這個因素,到底對工作的影響有多大?通常離職原因排名第一是薪水,但留任原因排名第一是機會。薪資是走人最強的理由,當然莫過於對薪資不滿意,影響工作士氣甚鉅。然而,你是否仔細想過,你對薪資的「不滿」,有時候可能只是一種迷思?迷思1:平等VS.公平過去很多台灣企業強調齊頭式的薪資設計,一旦結構翻轉,差距拉大,立刻引發同事間的比較心結。然而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平等本來就不等於公平。齊頭式平等對績效好的人反而不公平,只有公平的制度才會讓表現好的人更好。

迷思2:看得見的VS.看不見的高薪固然有其吸引力,但你該在乎的,並不只在名目上的數字而已。一個人一生大約需要工作40年。下一次,當你又為了薪水袋上的數字煩心時,不妨試著分析所謂「待遇優渥」的內涵,其中有多少是眼前的「消費財」,多少是儲蓄未來的「資本財」?迷思3:領得高還是領得久?多少錢值得你跳槽?即使挖角條件是加薪20%,愈來愈多30到40歲的中階主管,仍然不為所動。就像CEO通常領最高的薪水,但下台速度也愈來愈快。企業肯出高薪,等式的另一端經常是:「表現不佳,立刻下台」。正所謂,薪水領得高,沒什麼了不起,領得久才了不起。迷思4:還有沒有更高的薪水?許多人心頭都有這個縈繞不去的困惑:「我能得到更高的薪水嗎?」事實是,在能力上升的階段,外界當然永遠有比手上更好的薪水,等待你去爭取﹔但如果你的表現已經到頂,抵達「不稱職」的飽和點,你現在的薪水,當然也就是你的最高薪水。與其執著在薪水本身,企業內對員工生涯影響最大的因素,其實不在薪水,而是升遷,也就是「機會」。一個沒有歧視、公平反映績效的工作環境,遠比一開始直接端上桌面的厚厚薪水袋,對你未來人生有更大的影響!【延伸閱讀】跟老闆這麼說就對了!爭取加薪,請先做好這5個布局人資真心話:做滿幾年才離職?年資背後的5大秘密不要想著贏,而是想著「得到你要的」--有學有加分的超級談判術30歲辭掉8年客服主管工作,這個決定是對的嗎?張善政:如果你表現夠好,公司卻沒有獎勵的彈性,那就不值得待※更多精彩報導,詳見《Cheers雜誌網站》。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