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徐佳馨/城市的滋味
▲建成圓環展開拆除作業。(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大 中 小 擁有台北市民集體回憶的「建成圓環」,歷經多次重開幕後,最終還是抵不過大環境的商圈東移、火警意外和失敗的改建,日前走入歷史;對於當地耆老來說,無論情感或是現實考量,總希望透過公部門的力量,再次活化這個曾經的「美食地標」,為區域帶來繁榮。只不過看起來北市府雖然將圓環納入大同區再生計畫的一環,終究還是不免一拆。綜觀許多城市發展歷程裡,為了容納更多可能,拆除好像是必要之惡,在保留與拆除的選擇中,因為前者得花費更多的心思與金錢,不如後者來得痛快,也無怪乎在選項上,多以後者為先。不過,筆者嘗試從德國在城市更新的發展歷程起個頭,談談從「全部拆」到「局部拆」最後「不拆」的發展歷程。在德國,城市更新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1950-60年代,透過大拆大建、推倒重來的方式,來全面改造。當然,在那個戰後不久的時代,從廢墟站起的德國必須全方位迅速成長,加上人口激增,這等作法的確能解決空間不足的燃眉之急。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個階段,「大拆大建」的作為後,引起的反思是「城市的原有風貌在哪裡?」。所以到了1970年代到80年代初,德國對城市更新的思考進入了第二階段,採取「保留周邊、推倒內部」,就是將沿街周邊建築保有原來風貌,室內進行改造,並且將街坊內的住宅拆除重建。換言之,就是讓街廓依舊,但把位於其中的建築物拆除改建。可是這樣的做法,似乎還有討論空間。約莫經過十多年的發展,80年代之後,德國的城市更新又進入了第三階段,他們稱之為就是「生態改造」,盡可能的保持原建築風貌,完善裝修,並且透過隔音、節能的雙層玻璃、熱水系統等,從基礎建設和環境改造上予以改善生活品質。換言之,就是讓住在老屋中也能夠享受現代化生活。為了因應城市發展與人口變化,在舊城更新時興建的新建築,往往合作建設,利用了閒置的倉庫、廠房與其他工業建築,以避免未來超額供給對城市產生壓力。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