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品產地代碼會變動 不小心恐買高核風險食品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吳明美提醒,日本食品產地代碼會因廠商與時間有所不同,沒有統一代號或編碼。(圖/記者陳敬哲攝,2016.12.2) 大 中 小 日本食品通常標示負責公司所在地,產地則是採用代碼,但食藥署發現,不同廠商除代碼不同外,2015年與2016年產地代碼有差異,並且最近接獲訊息,不論LINE或社群網站,都有謠言指出日本各縣都有固定代碼,根本是錯誤訊息。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吳明美表示,就以永谷園株式會社為例,2015年福島縣代碼有S與V,茨城縣代碼有T,但是2016年福島縣代碼則增加SF、SI、SL、ST、SY,日清食品2015年群馬縣則是H與P,2016年則是少了H代號。吳明美說明兩年觀察發現,日本食品廠可能因生產工廠不同,就算在同個縣,也可能變更工廠代號,因此絕對不能使用過往經驗判斷,在國內購買日本食品必須選擇具有中文標示,在日本購買就一定要上網查詢正確資訊。另一方面,食藥署最近監控網路訊息,發現已有民眾誤傳,強調代碼K就是福島縣、A就是群馬縣、Z就是千葉縣、T就是茨城縣、F就是福岡線,但事實上,不同廠商各自有不同代碼,不同年度代碼也會有差異。吳明美也說,以日清食品為例,代碼A則是茨城取手市、F則是靜岡縣燒津市,與謠言完全不同;食藥署提醒,前往日本旅遊購買食品回台,僅能自用絕對不得販售,未經查驗食品輸入販售最高可罰新台幣300萬元罰鍰。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