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萬點之後 別忘了股利所得課稅問題
▲股市上萬點之後,不少股民居高思危。(圖/NOWnews資料照) 大 中 小 台股今年以來幾度挑戰萬點,像是3月21日高點來到9976點,距離萬點僅差24點,4月5日也來到9949點。不過,4月20日回測到9622點,之後再反彈至5月3日一度衝高到9979點,破2年來新高,距離萬點只差21點。而這次好不容易衝上萬點,走勢從3月底以來就像在跳恰恰。華信投顧資深分析師李永年表示,台股日前量能不足,最主要是內資彷彿得了「萬點恐懼症」,因為依照之前歷史經驗,萬點不是「曇花一現」,不然就是大幅度的下挫,因此眼看距離萬點僅一步之遙,內資仍心理恐懼、指數近萬點就賣壓出籠。盤點台股4次上萬點後的局勢,1990年2月12682點:那是台灣經濟起飛、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但同年8月爆發波斯灣戰爭,國際局勢不穩,台股也一路從12000點下殺到2500點。1997年8月10256點:在全球火車頭英特爾與微軟的帶動下,台股上萬點由高科技產業PC與NB族群帶領華碩、廣達、英業達都曾是股王,但之後遇上亞洲金融危機,指數跌到6200多點。2000年4月10393點:網路興起,這次台股上萬點由網路與資訊科技相關類股帶動,電子零組件業績大好,被動元件廠禾伸堂與IC設計威盛都曾坐上股王寶座,無奈隨即網路泡沫化,僅隔一年,2001年台股只剩下5000多點。2015年4月10014點:全球量化寬鬆政策,熱錢湧進股市,台股也在外資推波助瀾與股王大立光帶動下突破萬點,但經濟成長率下修、出口下滑等基本面因素偏弱,讓台股萬點行情只是曇花一現。由於內外資稅制不同,台股散戶與中實戶老早出走,許多人都認為錢被外資賺走,因此2015年的台股萬點,就被戲稱是「史上最冷」、「最不激情」的萬點行情,之後更是回跌到7200多點。而2016年民進黨蔡英文執政上台,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多偏向保守看待與操作,因此成交量不高,但外資仍看好台股,終於2016年底12月12日台股又漲回9430點。而2017年第1季全球景氣復甦、新台幣大幅升值,且台股自農曆年後漲幅在亞洲就是名列前茅,都推升台股再度衝上萬點。不過,台新投信董事長吳火生也指出,這波帶領台股上攻的「三大天王」(台積電、鴻海、大立光)持股占比重的還是外資,因此即使台股站上萬點,還是無法讓投資人產生共鳴,與過去經濟起飛、全民玩股票的年代已經不一樣。謝金河也曾在臉書發文指出,台積電外資持股比率高達79.89%近8成,反觀韓國三星,外資持股比率為36.87%,南韓本國人持有三星就達57.04%,難怪台股上萬點一般老百姓毫無感覺。他還曾說,靠當沖降稅救台股量能只是治標不治本,因為最核心問題還是公平的稅制,尤其是股利所得課稅的問題。華信投顧總分析師李永年強調,不是認為一定非得吸引超級大戶回來市場,重點是要讓一般上班族、退休族、菜籃族等中堅散戶回來,投資環境要健康、公允,不要讓他們沒賺到錢還得繳一大堆稅。「就像大海裡,如果海洋環境豐富、魚群多元了,大戶鯊魚自然也會回來」到時候不僅吸引外資投資,政府稅收也會跟著增加!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