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滴血測癌」 監測患癌風險不能包打天下

圖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羅永章團隊研究人員在培養腫瘤細胞與羅永章獲得中組部等機構頒發的成就獎。 大 中 小 日前,一則「滴血測癌」的消息被傳得沸沸揚揚。消息稱,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羅永章團隊自主研發出了一種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的試劑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於癌症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一時間引發諸多熱捧和質疑。根據新華網報導,「滴血測癌」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其在癌症監測中起到的作用究竟如何?這場「滴血」能否「測癌」的爭論中是否存在誤讀?經濟日報大陸經濟網記者就此專訪了羅永章團隊。神奇蛋白化身全新腫瘤標誌物「滴血測癌」究竟是項什麼樣的成果?抗腫瘤蛋白質藥物國家工程實驗室副研究員付彥告訴記者,該項成果是以酶聯免疫法檢測人血漿中的熱休克蛋白90α濃度。熱休克蛋白90α也叫Hsp90α,可別小看這個蛋白,它的存在意義非同一般。「其參與生物體系中很多重要的生物活動,對人體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更神奇的是,這種蛋白質在癌細胞裡的含量是其他蛋白質平均含量的7萬倍,它的「老祖宗」產生於35億年前,歷經這麼多年,這種蛋白質竟然沒有減少或消失,反而含量增加,說明它是癌細胞所需要的。」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羅永章說。在腫瘤細胞中,熱休克蛋白90α就像「伴侶」一樣,能夠與多種突變或融合蛋白相結合,維持這些蛋白的穩定性。而這些蛋白大多是在腫瘤惡性轉化中起關鍵作用的激酶和轉錄因數。此外,這種蛋白還可以被分泌到細胞外,促進腫瘤細胞的侵襲和轉移。因為在腫瘤細胞中行使多種多樣的功能,熱休克蛋白90α自1982年被發現以來,就成為臨床醫學的研究熱點,研究人員已發表了一萬多篇相關SCI文章。但是,與過往研究的本質區別是,羅永章團隊首次闡明癌細胞分泌熱休克蛋白90α的調控機制,發現細胞內與細胞外的熱休克蛋白90α分子差異,證明了人血漿熱休克蛋白90α是一個全新的腫瘤標誌物,並且獲得批准用於臨床。腫瘤標誌物是由腫瘤細胞本身合成、釋放,或由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產生的、標誌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它在腫瘤患者體內的含量遠遠超過健康人群,在腫瘤普查、診斷、判斷預後和評價治療療效等方面,都具有較大實用價值。腫瘤標誌物由於檢查簡便易行,對身體傷害小,僅需要血液或者體液就可以檢測到早期癌症的蹤跡,已成為臨床實踐中廣泛使用的重要工具。如今,熱休克蛋白90α作為一種全新的腫瘤標誌物,利用其與癌症惡性程度的相關性,發揮偵察兵的作用。「其在血液中濃度越高,提示患癌的風險越大。」付彥說。其實,腫瘤標誌物還有很多。2011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公布了31個被明確用於癌症檢測的產品。其中,以血液為檢測對象的有17個,均由外國科學家發現和定義。這些標誌物普遍存在靈敏度不高的缺陷,因此,尋找靈敏度高、特異性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腫瘤標誌物是全球、更是大陸科學家面臨的巨大挑戰。羅永章及其團隊經過研究,發現熱休克蛋白90α在肺癌及肝癌檢測的靈敏度和準確度超過了現有的常用肺癌和肝癌標誌物。比如,在肝癌檢測中,熱休克蛋白90α靈敏度達到了93%,比常用的標誌物AFP靈敏度高出近一倍。「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資料。該項研究成果為醫生的診療增加了有價值的資訊和判斷依據,是腫瘤輔助診斷的新武器,有助於提高大陸癌症的診療水平。目前,已有很多人因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而獲益。」付彥說。創新產品監測患癌風險付彥告訴記者,儘管圍繞Hsp90α的臨床轉化研究持續多年,國際上也有多個關於Hsp90α抑制劑治療癌症的臨床試驗正在開展,但這些處於臨床驗證階段的受試品在業內都只能被稱作「候選藥物」或「候選醫療器械」。目前,全球僅有抗腫瘤蛋白質藥物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發的熱休克蛋白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是獲得藥監部門正式批准用於臨床的產品。「研發熱休克蛋白90α定量檢測試劑盒最大的難點在於,它的結構極不穩定,難以研發出性能穩定的檢測產品。」付彥說。為攻克難點,羅永章團隊通過大量實驗,耗費十幾年光陰,幾十人參與研發,耗資巨大,於2009年終於捕捉到了結構穩定的熱休克蛋白90α。此外,該團隊還有一項與眾不同的絕活─通過重組蛋白質大規模制備技術,制備出結構穩定的熱休克蛋白90α。這相當於他們可以自由「製造」這種蛋白。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