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菱娟:在還未成為任何一『咖』的時候,別把姿態抬得高高在上。
![]()
擺姿態之前也要先看看自己是什麼咖原文:曾獲2013年亞太區CMO 創業類的女性領袖獎、亦是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的丁菱娟,對於職場新鮮人提出最剴切的忠告:初入社會,先把事情做好,用認真的態度取勝,總有一天晉身A咖。許多職場達人總提醒上班族:在職場上,「做人」比「做事」更加重要反骨似乎是年輕人的權利,大多數的長輩也都持包容的態度,因為誰沒年輕過。 但是反骨不要變成憤世嫉俗,
反骨、公主病 只會令你錯失良機看什麼事情都不順眼,對老一代的做法就覺得八股,想推翻,非得世界按照自己的方式運作才叫公平正義,這是很危險的思維。 丁菱娟一針見血地指出:「在你成為『A咖』之前,唯一能勝出的,就是態度。」年輕的時候 父母的話聽不進天天往外跑,想著自己可以不一樣,看到自認為不公不義的事情就唱反調,長大之後,才知道那個時候的自己憤世嫉俗,只從一個角度看事情,所謂的不公不義只是自己心中的那個公義,不是普世的,現在想來當時的自己真的白的。 當時的自己說好聽點是有個性,但事實上卻是缺乏彈性,讓人覺得很難搞,其實白白斷送許多機會卻還自以為清高。
隨著年紀的增長,現在的我比較外圓內方,心裡有所堅持,但不會用傷人或無禮的方式去表達。 ![]()
回想年輕時候因緣際會參加了金韻獎民歌比賽唱片公司希望跟我和同學一起簽約。但是由於當時念的女校校風保守,我們深怕簽約會讓校方處罰,還在猶豫之際,唱片公司的人就不耐煩的說:還考慮什麼,多少人排隊想簽約啊!這句話在當時聽來刺耳,趾高氣昂的我哪裡吞得下這句話,我和同學就是跟別人不一樣,於是大聲的嗆回去說:別人想簽就去簽別人吧,我們不簽!就這樣跟唱片公司結下了樑子,從此老死不相往來,當然唱片公司也懶得理我們,因為的確他們可簽約的人很多,不缺我們這種還沒出道,講話就這麼衝的冒失鬼。
憤世嫉俗的代價可能因為缺乏自信,才會在別人說一點點不順耳的話就覺得像根刺般的不能接受,事後又驕傲的自我安慰唱片界黑暗,不專業,不值得投入。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錯失了當年民歌群起蜂擁年代,可以參與的大好機會,最後只能成為一小小點的錯過。當然我並不後悔沒成為歌手,而是錯失了與當年很多優秀民歌手一起走過那個經典的「過程」。 這樣的憤世嫉俗不只一次年輕暑期打工時有一年考上中影電影配音員,第一回領班來預約時程,但我卻因為貪玩的關係拒絕領班生氣說:你這年輕人真不知好歹,給你機會你還拿翹,你再不聽話的話以後就不找你了。我那牛脾氣又來了,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又嗆回去:不找就不找,什麼了不起!講完雖然很爽,但是機會也沒了,枉費我花了三個月時間過關斬將才從三千人被錄取,卻因為耍個性讓難得的機會也飛了。
![]()
回憶年輕,個性如此尖銳如此沒彈性,如此容易被激怒,因此白白喪失很多精彩的機會。
工作了多年之後,付出了代價才慢慢去掉個性的稜角,變得成熟。因此現在看到很多年輕人說話衝,沒禮貌,自以為正義時都想起年輕的我。這件事上我的學習是,
在自己還未成為「咖」之前,要先把姿態蹲低,機會才會來。自以為的自尊其實像根刺,以為在捍衛自尊,其實是自卑的反射。先讓自己成為 A咖,你的話才能被聽見。
你該善用辦公室學習 而非說八卦對於丁菱娟來說,辦公室不是「交朋友」的地方,更不是找「飯友」、大家每天集合起來數落主管、抱怨發牢騷的所在;相反地,她要努力找優秀的同事一起工作。她回憶當初被邀請加入奧美集團的時候,老闆白崇亮講了一句很打動她的話:「妳需要尋找論劍的對象。」歷經這些年,她深深體會職場中需要和一些比自己優秀的夥伴合作,「他們挑戰我們的潛力、激起我們的鬥志,讓我們看到什麼叫優秀、傑出的作品。他們讓我們手上的劍愈磨愈光,希望好還要更好。」丁菱娟形容。
站穩專業,不捲入派系 客戶更長久 在多年的公關工作中,丁菱娟面對過無數客戶。許多人問她,面對客戶的內部紛爭,如何「選邊站」? 通常丁菱娟會建議專案人員不必選邊站。「因為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想法,我們只要記住一種立場,這個立場就是:專業。在專業考量上,我們應該如何做,就如何做,」丁菱娟認為,站在年輕人的角度,要學會察顏觀色、心思細膩,實在是難。最快、而且最好的方式是站在專業的角度來回應,你提出來的想法如果是對的,我就附議;你說的倘若不符合專業的規範,我也會提出提醒與忠告,這和我是誰找進來的無關。
將自己的態度準備好,用正面積極心態看待同儕關係,不要輕易捲入辦公室、客戶間的是非或派系鬥爭,你不必是什麼「厚黑學」高手,一樣能成為辦公室的A咖。via 網路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