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福山壽海圖大立耳三足爐」官窯 中華文物瑰寶
▲中華文物收藏學會鑑定「青花福山壽海圖大立耳三足爐」為明宣德至成化年間景德鎮製作官窯瓷器。(圖/記者常似虎攝,2017.3.12) 大 中 小 去年四月初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一幅張大千1982年創作的《桃源圖》被上海龍美術館創始人劉益謙以2.7億港元搶下,成交價創下張大千作品最高紀錄;台灣文物收藏家徐鼎峰表示,其實兩岸有不少古物精品隱藏民間,特別是在台灣,除了故宮珍藏外,早期還有不少有識之士不惜巨資搶救流落海外文物,保存中華傳統瑰寶的命脈。徐鼎峰舉例,過去跟隨的一位老師父,1980年代在英國骨董商的陳列品中,發現一件「青花立耳三足爐」,認定是明代皇室中具有權位象徵意義的國寶,當下不動聲色平穩議價,最後以3千萬台幣價格買回。那個年代台灣人平均年所得不過20萬元,3千萬價格足以買下數間店面,但師父為了收回海外遺珍不惜代價,即使不知道日後會落在誰手上,只不過是代為保管,不容外邦「問鼎中原」。
▲中華文物收藏學會鑑定「青花福山壽海圖大立耳三足爐」為明宣德至成化年間景德鎮製作官窯瓷器。(圖/記者常似虎攝,2017.3.12)經中華文物收藏學會理事長蔡國樑鑑定,認為這件「青花福山壽海圖大立耳三足爐」為明宣德至成化年間景德鎮所生產的官窯瓷器,取法春秋時期青銅鼎禮器造型,設計三斜立耳、方厚唇以及粗壯的獸蹄足,胎體厚實,釉層凝厚,青花採「蘇麻離青」鈷礦精煉後與國產青搭配,解決了青花流淌問題,無論在藝術價值或歷史意義上都有高度評價,極有可能在八國聯軍戰亂期間外流,目前在北京故宮也有一件類似的收藏品。
▲中華文物收藏學會鑑定「青花福山壽海圖大立耳三足爐」為明宣德至成化年間景德鎮製作官窯瓷器。(圖/記者常似虎翻攝,2017.3.12)徐鼎峰早期在廣東中山經營木材批發生意,遇上台幣貶值,事業搖搖欲墜,沒想到因緣際會,經友人介紹投入文物收藏領域,剛開始很懷疑自己「沒讀書,歷史也不懂,怎麼可能學得會?」幸好跟對了老師引領入門,建立正確觀念,只要遇到無法回答的問題,立刻查資料考據、詢問行家求證,久了就越來越熟悉,現在手邊有數百件珍品收藏,不乏市面行情人民幣上億的瑰寶。回憶起過去在木材批發的生意場合,徐鼎峰感嘆許多台商鎩羽而歸,黯然落寞的遭遇,其實並不是沒在大陸賺到錢,只是因為把持不住自己,花出去的比賺的還多,身邊有不少朋友赴陸經商,雖然千交代萬交代,還是在花叢間暈船,讓人不勝唏噓;看盡朝代興衰歷史,徐鼎峰認為錢財、骨董文物都一樣是身外之物,終究是有德、有緣者居之,無須刻意強求。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