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拚重生 一港口安檢所港警遷離現址不捨
▲『一港口安檢所』涉及建物報廢,近期內建物將拆除,及使用單位之一的《港警》將遷離現址另覓新處。(圖/記者宋德威攝,2017.5.8) 大 中 小 「高雄港」最早是指港口入口及其沿岸哨船頭與旗后附近地區,由於港口附近快速發展帶動人口不斷的激增,在日據時代,從1908年開始到1937年,日本政府共做了三次都市計畫,在1924年間也將高雄街升格為高雄市,這也是高雄市的起源。
▲由一港口安檢所建物頂樓遠曜高雄港。(圖/記者宋德威,2017.5.8)高雄市鼓山區哈瑪星區域背山面海,除南側之壽山外,全區地勢大致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產業以工商業為主,漁業興盛,觀光資源豐富,附近的西子灣及壽山是有名的觀光勝地。而行政院文化會報決議,最近將拆除高雄一港口安檢所,進行景觀再造工程,重新串連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碼頭與大海,再現歷史風華。
▲不久後將拆除高雄一港口安檢所,並進行景觀再造。(圖/記者宋德威攝,2017.5.8)行政院召開跨部會文化會報,討論高雄市提出「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興濱計畫」,政委張景森與文化部長鄭麗君拍板拆除高雄一港口安檢所,並進行景觀再造。高雄市要重現一百五十年前大航海時代的哈嗎星哨船頭外灘風華。
▲港警準備出航巡邏。(圖/記者宋德威攝,2017.5.8)清代因海運發達,發展出哨船頭(現今鼓山區)等聚落,而哨船頭旁約五十公尺處,便是設重砲防衛的「雄鎮北門」,隔港口與旗后砲台相望,是清朝打狗港(高雄港)的軍事重地。現今的一港口安檢所就位於打狗英國領事館前方。打狗港在世界航路早已扮演角色,興濱計畫就是要再造歷史現場。
▲建築物內部設施點滴,將成為辛勞員警們的共同回憶。(圖/記者宋德威攝,2017.5.8)一港口安檢所涉及建物報廢,及使用單位海巡、港警遷離現址另覓新處所等問題。由立委賴瑞隆邀交通部、海巡署、警政署等單位進行廿多次協商取得共識。未來,大海、碼頭、領事館、領事官邸、雄鎮北門等歷史元素,將自然形塑於哨船頭及西子灣水岸歷史廊帶氛圍。一名在高雄一港口安檢所退休員警表示,該單位服務的員警每個都是駕艇高手,舉凡海上救援、緝私、安檢等,都是任務之一,朝夕與海相處。
▲船艇維修已成為每日工作任務之一。(圖/記者宋德威攝,2017.5.8)文化部推動再造歷史現場,改造不合宜的空間,是將過去的歷史紋理與現今的觀光產業結合;興濱計畫將「還給史溫侯看海的日子」。史溫侯是西元一八六一年台灣首任英國領事,史溫侯對英國在台領事的事務有開創性的功勞,但讓他名留青史的不是外交事業,而是他的生物學家身分。史溫侯在公務之餘,也踏遍全台各地,採集各種新物種,包括高雄柴山「台灣獼猴」被國際證實為台灣特有種就是他的貢獻之一。還有許多台灣本土物種因他而躍上國際,甚至以他的名字命名,未來民眾可在打狗英領館官邸,跨越時空與史溫侯共賞相同海景。
▲由城牆門口遠曜一港口安檢所建物,不久後將成為歷史畫面。(圖/記者宋德威攝,2017.5.8)高雄市文化局副局長林尚瑛說,高雄一港口安檢所預計三個月內拆除,「興濱計畫」下個目標是英國領事館旁的海關宿舍,原為清代關稅署,若能還原記憶符碼,哨船頭再造歷史現場的元素就更齊備。
▲港警所一角,「小貓」不知準備搬遷的消息,依然安逸的躲陽光休息中。(圖/記者宋德威攝,2017.5.8)現今的哈瑪星與西子灣成為高雄重要觀光文化產業地區,然而在市政府都市發展與開發同時,應妥善保留遺址,讓民眾與外國遊客可以多認識與了解高雄人文風情的特殊歷史遺址。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