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1天多了7個自貿區 為何這些地方獲中央青睞

大陸11個自貿區示意圖。 大 中 小 日前,國務院分別印發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4月1日,四川、河南、湖北等多個自貿區揭牌運行,這意味著大陸自貿區『1+3+7』的格局正式開始形成,『1+3』指的是上海和天津、廣東、福建。大陸設立自貿區『由點到線再到面』根據新京報報導,7個自貿區的總體方案顯示,發現其戰略定位各不相同。例如遼寧自貿區,其定位是成為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平的新引擎。浙江自貿區,則把目標指向成為東部地區重要海上開放門戶示範區、國際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先導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資源配置基地。同屬中部的河南自貿區和湖北自貿區,則將目標分別定位於建設成為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內陸開放型經濟示範區,和成為中部有序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集聚區、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而西部三個重要省份川渝陝此次均爭取到了自貿區的設立,且目標定位大多於『一帶一路』相關。為什麼會在現這11個地區設立自貿區?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認為這是一個『由點到線再到面』的過程。『上海市場經濟最發達,政府管理體系比較成熟,因此在上海先行先試。後來擴展到東南沿海這一線,形成「1+3」的格局。現在進一步向西部地區、中部地區和東北地區擴散成面,使得大陸在四面八方都有了開放的載體,以支撐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大。』他說。
武漢光谷高新大道上的自貿區拱門。專家稱東南沿海和沿邊地區或再設自貿區設立自貿區會對當地經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張建平表示,影響是多方面的。『自貿區會帶動一個地區全方位對外開放。自貿區中有自由貿易的元素、有負面清單等,這樣在當地就會形成一個全方位的對外開放平台,新的外資管理制度、金融監管制度和海關監管制度,都在這個平台上先行先試,促使政府進一步簡政放權。』張建平認為,這樣會吸引國內外資本到自貿區投資布局,並帶動高附加值服務業和高附加值製造業的集聚,成為當地新的經濟增長的引擎,從而帶動所在省份經濟轉型升級,培育國際競爭力。對於以後是否會有新的自貿區設立,張建平判斷應該會有。他提到兩個可能的方位—東南沿海和沿邊地區。『從一些東南沿海省份的經濟規模和國際影響力來看,是有條件設立的。』記者發現,東南沿海省份中,遼寧、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已經設立了自貿區,剩下的是河北、山東、江蘇三省。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6年GDP排名前三的是廣東、江蘇和山東。至於為何可能會在沿邊地區設立自貿區,張建平的理由是『大陸在推一帶一路進程當中,沿邊的開發開放是重點推進方向,目前沿邊地區還沒有典型的自貿區省份』。張建平說,『自貿區的設立是與一個國家轉型升級關聯在一起的,我覺得大陸將來也會有第四批、第五批,甚至更多。』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