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大學隆重開幕
![]()
11月22日,中共中央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北京大學出席第二屆中華文化論壇並致辭。 大 中 小 由北京大學主辦,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和文化部北京大學兩岸文化研究基地承辦的中華文化論壇11月22日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中共中央台辦、大陸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文化部原部長蔡武,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汪毅夫,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胡志強,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等領導與嘉賓出席了開幕式。海峽兩岸及港澳專家學者300餘人出席了開幕式。本屆論壇共收到一百多篇論文,其中不乏國學大師與著名學者的精闢見解,堪稱兩岸文化界一件盛事。根據台灣網報導,張志軍在致辭中,首先回顧了自己與北大的歷史淵源,他說,很高興與海峽兩岸的各界人士、專家學者相聚在自己的母校北京大學,共同出席『中華文化論壇』開幕式。本次論壇對於促進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維護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張志軍表示,本次論壇,是在台海局勢發生重大變化的背景下舉辦的。今(2016)年5月以來,台灣新執政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致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遭到破壞,持續8年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勢頭受到嚴重衝擊。兩岸關係何去何從,兩岸各界高度關注。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中國國民黨洪秀柱主席時,就兩岸關係闡述了六點意見,強調我們將牢牢堅持體現一個大陸原則的『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努力增進兩岸同胞福祉,號召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張志軍說,我們一貫倡導兩岸同胞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兩岸同胞要在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的鬥爭中共同守護中華文化之本,固牢兩岸同胞堅韌的精神紐帶;在共同弘揚優秀文化傳統的進程中,闡發中華文化的時代內涵,促進兩岸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健康發展;在共同提升民族文化內聚力、彰顯民族文化影響力的進程中,持續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不斷增強中華文化自信、中華民族自信,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張志軍強調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兩岸同胞的『根』和『魂』。中華文化在台灣深深紮根,台灣社會的習俗、信仰、價值、規則和人文風貌,無不體現出中華文化的經年浸潤和深刻塑造。無處不在的中華文化底蘊,是台灣彌足珍貴的財富。台灣一些勢力企圖在文化領域搞『去中國化』,力圖削弱甚至切斷中華文化在海峽兩岸的血脈相續,這種『刨根』、『抽魂』的數典忘祖、無知狂妄行徑,只會造成台灣社會的精神缺失和錯亂,嚴重損害台灣社會心理和肌體健康。兩岸同胞要堅決反對『台獨』勢力的倒行逆施,共同承擔起繼承弘揚中華文化的使命。我們也相信,深植於台灣社會的中華文化基因,不是任何人、任何力量能夠去除和磨滅的。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胡志強在致辭時表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舉世公認。他強調了中華文化中的『孝文化』,認為在大陸人的現代生活中,應該讓孝順成為習慣,讓敬老成為風氣。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致辭表示,學者在社會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們的智慧之光可以照亮人們的生活等各個方向和道路。北京大學和來自海峽兩岸的學者,發起關於中華文明的論壇,作為一家人,商量我們家庭的根和魂,這對世界的意義重大。『文化是心靈的家園,把兩岸關係聯繫在一起的根本無疑是文化,文化創新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責任』。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也是當今大陸再次崛起的強大精神力量。如何以中華文化為基礎,為當今世界提供一套具有普世意義的價值體系,為人類文明及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已成為大陸知識份子不可推卸的責任。2015年11月,北京大學盛邀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共議中華文化(復興)論壇,今年舉辦的第二屆論壇,將延續第一屆的使命與任務。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