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在第三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張志軍出席海峽兩岸中山論壇並致辭。 大 中 小 大陸國台辦張志軍11月17日出席第三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根據台灣網報導,以下是張志軍在第三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尊敬的齊續春副主席、朱小丹省長,
尊敬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蔣孝嚴先生、新黨郁慕明主席,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今(2016)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我們在中山先生的故鄉舉辦第三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隆重紀念兩岸同胞共同景仰的這位民族英雄。首先,我謹代表中共中央台辦、大陸國務院台辦,對各位朋友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廣東是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也是他從事革命救國活動的大後方。孫中山先生在這裡發起和領導了國民革命,推動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海峽兩岸中山論壇於2010年和2013年在廣東成功舉辦兩屆,規模不斷擴大,活動越發精彩,已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平台,對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本屆論壇以『中山思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題,深入探討中山思想與中華文化、中山思想與青年、中山思想與教育現代化、中山思想與黃埔精神,很有意義。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他為追求民族獨立和民生幸福貢獻了畢生精力,受到全體中華兒女的尊敬。他主張『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敢於向皇權制度和一切阻礙社會進步的反動勢力宣戰。他最早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並為推動實現這個美好理想而奮鬥終身。他歷經險阻,但百折不撓,忠實地實踐了他所說的『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的誓言。他把『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作為自己四十年革命生涯的深刻總結,留給了後來的革命者。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實踐,對近現代大陸產生了巨大的震撼和深遠的影響。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大會上,1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孫中山先生領導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的豐功偉績,讚揚他崇高的愛國主義思想和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號召我們學習孫中山先生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崇高風範,天下為公、心繫民眾的博大情懷,追求真理、與時俱進的優秀品質,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中山精神和中山思想永遠激勵我們奮發向前,這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寶貴財富。對於孫中山先生的崇敬與懷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追求,是激勵兩岸同胞共同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然而,在兩岸同胞共同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之際,卻有一些台灣政治勢力與中山精神和中山思想背道而馳,蓄意歪曲污蔑莊嚴的紀念活動,甚至揚言要『懲處』參加大陸紀念活動的台灣同胞。這種肆意打壓兩岸同胞交流、煽動兩岸敵意和對抗的行徑,必將遭到兩岸同胞的共同反對。今天,孫中山先生畢生追求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們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接近這個目標,也比以往任何時期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兩岸同胞要繼承孫中山先生的精神,攜手並肩,排除一切干擾和阻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無愧於時代的貢獻。實現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也是孫中山先生畢生不渝的崇高理想和不斷奮鬥的重要目標。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中國人民再也不能容忍別人瓜分自己的國家,他們希望統一,成為一個強大的和不可動搖的民族』,『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歷史意識中。』他專門就統一問題題詞『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孫中山先生還身體力行,三次北伐,為結束國家分裂局面殫精竭慮,死而後已,展現出追求國家統一的堅定信念,也激勵著後人為實現他的遺願而不懈奮鬥。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