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星上造冰屋



圖片來源:網路

毫無疑問,火星是現下最炙手可熱的話題之一(尤其是在《火星救援》上映後),向來喜歡投公眾所好的NASA自然看到了這一點。去年,NASA和美國國家增材製造創新學會(Nation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Institute,一般被稱為America Make)聯手舉辦了一場利用3D列印技術設計住所的比賽,獎金共225萬美元,要求設計師們(以及建築家或夢想家等等)設計並建造一所未來可以在火星上居住的房屋。
比賽一共收到了超過165份參賽作品,每一個作品都會從建築構思、設計方案、可居住性、創新性、功能性、選址地點以及3D列印時的可塑性等方面進行評判。最終一等獎被由SEArch/Clouds Architecture Office團隊設計的概念房——冰屋拿下。
下面是他們的設計理念。

宇宙中有豐富的水資源:在探索宇宙起源道路上,我們已經發現了宇宙中除了地球外,還有許多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最近我們甚至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上發現了水或水冰的存在,像是月球和火星,這讓在它們上面發現已知生命形態的存在有了可能性。因為如果有外星生命,水是構成他們身體的基本元素,NASA在探索地外生命的項目中甚至制定了一條“跟著水走”的原則。因此,在設計冰屋時,我們的團隊採用了水這一生命構建基本元素作為建築主材料。而且火星上有多處已探測水源,我們可以就地取材。所以,水不僅是人類和整個行星生態賴以延續的基礎,也是我們3D列印時的主材料。


光線與視覺的完美結合:冰屋的特殊設計,讓它成為了火星地表上一座亮眼的燈塔。在室內設計上,我們注重了光線的運用,通過光線,把室內和室外獨特風景融合到一起,打造獨特的視覺體驗,讓你的身體和頭腦能同時得到放鬆。因為儘管科學家們不斷研發陽光的人工替代物,但人工替代物畢竟不能像真的太陽那樣起起落落,對人的心理和生理起到調節作用。目前的火星探索建築多位於地下,周圍充斥著對人體有害的高氯酸鹽、石膏以及其他多種危險品。而冰屋立於地表,完全不用擔心這些問題,而且內部裝有輻射遮蔽裝置,即使是陽光曝曬,也不會有絲毫危險。


利用水遮蔽輻射:利用水冰的特性,冰屋能夠過濾陽光,吸收輻射,為我們在地表生存提供了保障。冰屋的外層是漸變的透明殼形建築,打破了傳統的外星居所設計概念,和周圍地形和好的結合到了一起。冰屋的建築核心是生活區,在多餘壓力層的保護下,整個空間呈密封狀態。當一個人進出輻射遮蔽冰層時,會從慢慢從充滿植物的內部景觀過渡到荒蕪的火星地表。


完全垂直設計:為冰屋提供動力的垂直著陸器,繼承了探索人員飛行器的形狀,讓探索人員能夠更快適應火星上的生活。層疊設計也使得在公共空間外,私人空間也得到了充分的保證。內部空間的利用也十分高效,底層著陸器表面有足夠的空間存放大量機器人以及四個生命保障系統(Environmental Control and Life Support Systems)。生命保障系統在展開時會膨脹,但是沒關係,事先放置的摺疊橋接器會開啟,給予它足夠的空間。著陸器中心有一個螺旋式的階梯,連通冰屋的上層,探索人員爬樓梯的同時也起到了鍛鍊作用。


中間地帶:冰屋內部和外殼之間有一個袋型的“前院”,它是一個受保護的中間地帶,既不是室外但也不是室內。它讓宇航員不穿太空衣就感受到室外。這箇中間地帶示範了一種全新的、解放的、革命性的外星生活方式——驚險,又奇妙。獨特的光線設計還能讓自動改變外層的顏色,創造出一種“菲涅耳透鏡”效果,讓光線在室內得以折射並集中。
著陸器後面還有一個半獨立的殼形冰建築位,雙層外殼在生命保障系統的薄膜和著陸器之間創造了兩層空間。那裡和整個冰屋一樣,有穩定的壓力、氣溫以及空氣補給,這將創造一個你以前無法想象的火星上的綠色庭院。



氧氣花園:在著陸器核心和冰屋內部之間,種滿了綠色的植物。這座垂直的“水栽植物樂園”不僅給冰屋帶來了更多生機,也給千篇一律的火星地表風光帶點綴了一抹綠色,同時還補給了探索人員的氧氣和食物。“花園”不僅補給了實驗所需的消耗,也讓探索人員在平時工作穿梭間得以接觸到自然生活。這些植物對探索人員的身體健康都有好處,產生的氧氣過多也沒關係,可以通過“前院”釋放出去。

冰房間:冰屋內部是一個個事先設計好的由冰打造的不同房間。線條感十足的圓頂設計,擴大了人的視覺感受,無形中增加了空間。
轉貼自 界面新聞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